1705年,终年不洗澡,不吃药的93岁宫女苏麻喇姑逝世,51岁的康熙为了再见她一面,竟两次下旨延迟入殓,后下令以嫔礼为其办理丧事,并将其灵柩与孝庄文皇后置于一处。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冬,93岁高龄的宫女苏麻喇姑刚刚离世,这位陪伴清朝三代帝王的传奇女性,最终还是抵不过岁月的侵蚀。 苏麻喇姑,原名苏完瓜尔佳氏,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普通家庭。她的人生轨迹在7岁那年发生了巨大转折,被选入科尔沁贝勒府中。 当时的她可能还不知道,这个看似平常的决定,将会把她带入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 1636年,年仅24岁的苏麻喇姑跟随孝庄文皇后(当时还是皇太极的皇后)进入皇宫。凭借着聪慧的头脑和勤勉的态度,她很快成为了孝庄的得力助手。 七年后的1643年,清朝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皇太极驾崩,年仅7岁的顺治帝继位。在这个危急关头,苏麻喇姑协助孝庄太后,成功扶持年幼的顺治登基,稳定了清朝的统治。 从那时起,苏麻喇姑就成为了顺治帝与孝庄太后之间的重要联络人。她的智慧和忠诚,为清朝初期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苏麻喇姑最重要的角色还在后面。 1654年,康熙帝诞生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宫女,苏麻喇姑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康熙的启蒙老师和代理母亲。她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教导年幼的康熙识字读书,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康熙的成长过程中,苏麻喇姑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时间流逝,康熙逐渐长大,成为了一代明君。但苏麻喇姑的责任并未就此结束。她后来还负责抚养康熙的儿子胤祹,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 苏麻喇姑有着许多独特的习惯。她一生不洗澡、不吃药,这些习惯在当时的宫廷中显得格格不入。然而,正是这些独特之处,让她在众多宫女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 康熙对苏麻喇姑的敬重和感激,体现在他多次试图提升她的地位上。然而,苏麻喇姑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多次谢绝康熙赐予的高品级和荣誉。她似乎始终记得自己的身份,甘愿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宫女,将一生奉献给皇家。 1705年冬天,93岁高龄的苏麻喇姑离世的消息传到康熙耳中时,他下令两次延迟入殓,希望能再见苏麻喇姑最后一面。 为了表达对苏麻喇姑的敬意,康熙破例以嫔礼为她办理丧事。这是一种极高的礼遇,通常只有皇帝的妃嫔才能享受。康熙还亲自为苏麻喇姑撰写祭文,称赞她的品德和功绩。在祭文中,康熙回顾了苏麻喇姑一生的贡献,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更令人惊讶的是,康熙决定将苏麻喇姑的灵柩安葬在孝庄皇后陵墓附近的独立墓中。这个决定不仅体现了康熙对苏麻喇姑的尊重,也彰显了苏麻喇姑在清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康熙还赐予苏麻喇姑"诚靖"的谥号,进一步肯定了她的一生。 苏麻喇姑的一生,是清朝初期历史的缩影。她从一个普通的蒙古女子,成长为影响清朝三代帝王的重要人物。她的智慧、忠诚和坚韧,为清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苏麻喇姑与康熙之间的关系,超越了简单的主仆之情。她是康熙的启蒙老师,是他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更是他情感上的依靠。康熙对苏麻喇姑的敬重和感激,不仅体现在她生前的种种礼遇上,更体现在她去世后康熙的种种举动中。 苏麻喇姑的去世,标志着清朝初期的一个时代的结束。 她的一生见证了清朝从创立到鼎盛的全过程,她的智慧和奉献为清朝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她已经离去,但她的精神和影响将永远留在清朝的历史中,成为后人缅怀和学习的对象。 (来源: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苏麻喇姑: 大清顶级宫女之谜》)
1705年,终年不洗澡,不吃药的93岁宫女苏麻喇姑逝世,51岁的康熙为了再见她一
陈志华观世
2024-11-07 17:18:17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