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一女子因为工作忙,高薪聘请女保姆来照顾父亲的日常起居,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老人去世后银行卡上的124万竟然在保姆卡上,就连遗嘱里房子归保姆所有,女子气坏了,一纸诉状将女保姆告上法庭,法院判决结果让人意想不到!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冯蕊这本经,念得格外让人唏嘘,父亲去世,本以为能好好处理后事,结果却发现卡里124万不翼而飞,房子也差点易主。 这背后,牵扯出一个“尽心尽力”的保姆,一份漏洞百出的遗嘱,以及一段让人五味杂陈的雇佣关系,这瓜,吃起来真有点噎人。 当时,冯蕊的爸爸78岁,以前是大学老师,老伴去世后,他因为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冯蕊工作太忙了,只好通过中介找了个住家保姆,叫乔女士。 一开始,冯蕊还挺谨慎,三天两头跑去“突击检查”,生怕保姆虐待老人,真没想到,乔女士不仅把老人照顾得特别周到,还能陪老人聊天解闷,简直就是个贴心的“田螺姑娘”。 冯蕊一高兴,不仅给乔女士加工钱,还答应年底发奖金,谁成想,这“田螺姑娘”最后竟成了“鸠占鹊巢”的黄雀。 父亲去世后,她去银行取钱,结果发现卡里124万全没了,银行流水显示,这笔钱早就转到乔女士的账上了。 还没等冯蕊缓过神,乔女士就拿着一份“遗嘱”找上门,声称冯蕊的父亲把房子也赠与给她了,要求冯蕊配合过户。 冯蕊一看“遗嘱”,顿时就笑了:没有见证人签名,没有律师信息,连日期都没有,就开头几行字看着像父亲的笔迹,内容还是乔女士代写的。 这哪是遗嘱,简直就是儿戏,冯蕊可不是好欺负的,直接把乔女士告上了法庭,要求返还124万元存款,并且认定那份遗嘱无效。 这案子一审,就牵扯出一堆法律问题,首先,遗嘱有效吗? 民法典第1135条规定,代书遗嘱需要有两个或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而且见证人、代书人和立遗嘱的人必须一起签名,并写明具体的年月日。 乔女士那份“遗嘱”,哪一条都不符合,法院直接判了无效,冯蕊父亲的房子,自然就归冯蕊继承了,那124万呢? 乔女士拿出了冯蕊父亲亲手写的说明,说是老人自愿给的钱,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把自己的一部分或全部财产无条件地给受赠人,而受赠人也同意接受这份礼物的协议。 法院一看,这“说明书”虽然简陋,但确实是老人亲笔写的,内容也不违法,而且冯蕊拿不出证据证明这钱是乔女士骗来的,那就只能认定是有效赠与了。 所以,这官司,冯蕊赢了房子,却输了钱,虽然法律上乔女士站住了脚,但舆论上,她却成了众人口中的“白眼狼”。 网友们觉得,就算老人真的愿意给,这124万也让人觉得有点不地道,试想一下,一个女儿出钱请保姆照顾父亲,父亲却把全部积蓄和房产都给了保姆,这合理吗? 老人再感激保姆,也不至于这样吧?再说,冯蕊的父亲都脑梗了,生活不能自理,他的“自愿”,到底有多少水分,谁也说不清楚 乔女士的解释是,老人立遗嘱和写“说明书”的时候,她都不知情,但这种说法,很难让人信服,照顾老人多年的保姆,肯定对老人的财产情况有所了解。 而且,老人如果真的想把财产赠与保姆,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种种疑点,让人不得不怀疑乔女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法律也许无法制裁乔女士,但“良心债”,却不是那么容易还清的。 这个案件也反映出养老服务业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养老服务市场的质量参差不齐,监管也不够到位,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保姆的幌子,利用老人的信任和弱势,骗取钱财。 这个案例也给很多家庭提了个醒:在财产问题上,留一手,也是一种保护,老年人,尤其是有认知障碍的老人,在处理财产时,最好有家人参与,或者咨询专业人士,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生前做好遗产规划,也是避免家庭纠纷的有效途径,与其等身后事引发争吵,不如提前把话说清楚,把事情安排好,也给家人留一份安心。 希望大家都能安享晚年,不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让每个老人都能被照顾好,有尊严地生活! 参考信源:天津一老人去世后,女儿发现其卡上的124万全部转给了保姆,保姆还持有其父的房子赠与遗嘱!且看法院判决。---2023-06-05---宝鸡政法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