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后,一分为六,如今哪个国家混得最好?   2003年,南斯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4-11-07 21:46:52

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后,一分为六,如今哪个国家混得最好?   2003年,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因为分裂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联盟。三年后,黑山和塞尔维亚分别举行独立公投并宣布独立,南斯拉夫联邦正式宣告结束。   早在1918年,塞尔维亚和黑山在此基础上与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共同成立了南斯拉夫王国,其版图约为25万平方公里。   南斯拉夫位于战略要地,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新成立的王国内部也充满矛盾,塞尔维亚人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尤为突出。   南斯拉夫王国经历了多次内部冲突,包括克罗地亚农民起义、马其顿的分离主义运动和红色革命党的暴力行动。   1934年,南斯拉夫国王在法国遭到暗杀。到了1941年,南斯拉夫在轴心国的进攻下迅速崩溃,抵抗仅维持了11天。   国家随后被德国和意大利分割占领,这段期间,南斯拉夫内部矛盾更加激化,铁托率领的游击队与德国支持的伪政府进行抗战。   二战结束后,铁托利用他在战争中积累的威望将南斯拉夫整合成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这一联邦由六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组成。铁托将科索沃从一个普通省份提升为自治省。   冷战期间,铁托拒绝完全依附于苏联或美国,而是采取了不结盟的策略。在这一策略下,南斯拉夫从美国获得了大量的粮食、燃料和军事物资的援助,同时也接受了苏联的工业技术支持。   1980年5月,铁托逝世。随着铁托的去世,联邦主席团的领导权开始按照轮换制在各共和国和自治省之间传递,每年更换一次。   然而,铁托去世后,经济支持逐渐消失,南斯拉夫的经济迅速陷入困境。社会不满情绪上升,民众生活水平明显下降。   1981年,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群体发起了大规模示威,要求将科索沃提升为第七个共和国。塞尔维亚政府对此进行了严厉镇压,导致多人伤亡。随着时间的推进,南斯拉夫的情况进一步恶化。   1989年,塞尔维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科索沃的自治状态,这一政策再次激发了阿尔巴尼亚人的强烈不满。   1990年,最后一次联邦主席团主席的选举陷入僵局,无法产生共识,联邦政府的功能基本瘫痪。各共和国纷纷开始寻求更多自主权,甚至独立的动向日益明显。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由于经济实力较强,且民族成分相对单一,他们对南斯拉夫联邦政府的资源分配和政策制定持续不满。   南斯拉夫国家过度依赖原材料出口,各个共和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官僚体系僵化,腐败问题严重。   90年代初,为吸引外资和稳定货币,南斯拉夫决定将其货币与美元挂钩。这一决策在美联储加息期间迅速显现出问题。   到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前,南斯拉夫已经无法维持经济稳定。国家外汇储备从1990年的214亿美元锐减至1992年的不足3亿美元,通货膨胀率飙升至1992年的1.3亿%,1993年更是达到了3.1亿%。   内外困境中,科索沃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南斯拉夫的危机。   1991年,科索沃举行的全民公投显示了近乎全民支持独立的意愿,但作为一个被塞尔维亚完全包围的自治省,科索沃的分离主义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尽管如此,阿尔巴尼亚族人还是组织了科索沃解放军。   1991年,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迅速引发了南斯拉夫联邦政府的军事介入。   在斯洛文尼亚,联邦军队与塞尔维亚民兵进行了短暂的军事行动,但仅10天后双方便签署了停火协议。而在克罗地亚,联军与当地军民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激战,尽管联军设立了若干塞尔维亚自治区,但未能阻止克罗地亚的整体独立。   1992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举行独立公投,引发了内部塞尔维亚人的激烈反应,他们不承认波黑政府的合法性,并在多个地区建立了波黑和塞族共和国。   双方的冲突迅速升级为全面战争,持续了四年之久,期间发生了包括萨拉热窝围城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在内的重大暴力事件。国际社会对南斯拉夫内战的担忧逐渐增大,联合国、欧盟和北约先后介入。   到了1993年1月1日,另一东欧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也走向了分裂。原本作为单一联邦的两部分——捷克和斯洛伐克——在和平协议后成为了独立的国家。   1995年,波黑战争双方在美国的主导下,在法国签订了《代顿和平协议》,波黑被划分为由塞族共和国和克罗地亚联邦共同管理的两部分。西方国家于1996年开始暗中支持科索沃解放军,推动巴尔干半岛的政治重组。   1999年,随着欧元区的成立和科索沃情势的恶化,美国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尽管南联盟动员了接近五十万人的军队,但在北约的空袭下,其军事力量迅速被摧毁。战争持续了78天,南联盟被迫接受西方和俄罗斯的解决方案,彻底撤出科索沃。   参考文献:[1]孙雪盈,谭慧.异质同构与镜语指向:南斯拉夫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J].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8):125-1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