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少即是多。” 这是由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的:

孤松谈学习技巧 2024-11-07 23:43:00

有一句话叫“少即是多。” 这是由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一种设计理念。 它以简约精炼代替繁复奢华。这种极简的态度影响波及全球,改变的不仅是艺术与产品设计,还有更深层次的生活方式。 这句话,在教育领域同样适用。 现在的家庭育儿,大多是两个人带一个孩子,甚至四个人看一个。 所有的精力都在一个孩子身上,就导致很多小事上关注的太多了。 结果就是家长心力交瘁,同时也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这相比我们父母那代人来说,差距不是一星半点。那个时候是一个人带好几个孩子,用老人的话说就是:“这不也活的挺好”。 而现在的家庭,各种“卷”,主打一个“精致”育儿。 班里的孩子,手上沾不得泥土,一点小擦伤,破块皮,家长就大呼小叫,各种药水齐上阵。我还见过有的孩子只能用温水,家长叮嘱老师,要给孩子准备温水洗手刷牙…… 除了生活上的“过度关注”,还有玩乐,学习上的。 这种“过度”关注会导致什么? 有位作者说过,生活上的“过度关注”,会削弱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玩乐上的“过度关注”,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学习上的“过度关注”,会影响孩子的内驱力。 孩子的小毛病总能换来父母的絮絮叨叨,于是他们的精力全消耗在这种小事上。 问题是,这种指导和纠正是孩子需要的吗? 本来该专注于如何做好一件事,结果总是在自责和惊恐中面对自己一点点的失误。 当孩子专注在某个玩具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我们总是给出自认为更好的做法,喋喋不休,使得孩子根本没办法专注于自己的行为。 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提前安排好学习任务。大人总在“插手”。 让孩子误以为“学习并不是我自己的事儿”,从而缺少自主感。 这种过度关注,使得家长在越俎代庖的同时也在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养孩子让你心力交瘁、孩子遇上点儿事就喊妈、一碰到挑战就退缩,那在养育过程中,父母一定是“越界”了。 换句话说,就是“管”的太多了。 所以,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少即是多”的理念,少侵入孩子的感受;少“指导”,让孩子试错;少干预,给孩子留白。 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放手,让他们尝试想尝试的事情,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好。” 那么需要多做的地方是什么呢? 家长要多照顾好自己。 因为一个筋疲力尽的家长,不太可能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相反,父母照顾好自己、经营好自己,才可以带动孩子变得更好。 父母的特质、生活方式和思维认知,才是更能影响孩子的。 因此,教育就是,“少即是多”。 好的父母,就是一边关注又一边放手。 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就是给予孩子耐心和信心,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最有益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