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德国人在印尼海域捞出7万件中国文物,中国博物馆想收购,对方开出3亿多的天价,正当双方讨价还价时,德国人却以3000万美金贱卖给新加坡。 故事要从20世纪90年代初说起。印尼勿里洞岛附近的海域,一位名叫苏坦的渔民在一次平常的出海中,意外捞起了几件看似普通的陶器。苏坦起初并未在意,直到他仔细清洗后,才发现这些陶器竟然是精美的古董。 "我的天啊!"苏坦惊呼道,"这该不会是传说中的海底宝藏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苏坦准备将这个惊人的发现告诉村里的长老时,一伙不明身份的歹徒闯入了他的家。第二天清晨,村民们惊恐地发现苏坦一家惨遭杀害,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洗劫一空。 这个悲剧很快在当地传开,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其中就包括一位名叫沃特法的德国商人。 沃特法原本是德国一家小型水泥厂的老板。生意不景气的他正愁眉不展,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听到几个印尼工人在闲聊。 "听说勿里洞岛那边的海里有宝藏呢!"一个工人神秘兮兮地说。 "别开玩笑了,那不过是个传说罢了。"另一个工人不以为然地回答。 但这句话却如同一颗种子,在沃特法心中生根发芽。他开始暗自调查这个所谓的"海底宝藏",越查越觉得这可能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也许这就是我翻身的机会!"沃特法暗自思忖。 就这样,沃特法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他卖掉了自己的水泥厂,全身心投入到了寻宝事业中。他购置了一艘专业的打捞船,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开始了他的海底探险之旅。 然而,现实并非像沃特法想象的那般顺利。在勿里洞岛海域,他们整整搜寻了半年,却一无所获。团队成员开始变得焦躁不安,有人甚至提议放弃。 "再给我一个月时间,"沃特法恳求道,"如果还是找不到,我们就回去。" 就在团队即将放弃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在勿里洞岛附近的一处海域,他们的声呐设备探测到了一个巨大的物体。 "快看!那是什么?"一名队员指着声呐屏幕惊呼道。 沃特法凑近一看,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那...那是一艘沉船!" 1998年5月,在经过数月的艰苦打捞后,沃特法团队终于将这艘沉睡千年的古船从海底打捞上来。这艘后来被命名为"黑石号"的沉船,彻底改变了沃特法的命运。 当他们打开船舱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船舱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数量惊人的瓷器。经过初步统计,光是瓷器就有近6.7万件之多! "这简直是一座海底博物馆啊!"沃特法激动得语无伦次。 接下来的日子里,沃特法将这批珍贵的文物小心翼翼地运回了他在当地租住的房子,并邀请了多位考古专家前来鉴定。 专家们仔细研究了船体结构和文物特征,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艘沉船很可能是唐代的阿拉伯商船,船上载满了中国的瓷器和其他珍贵文物。 "你们看,这些瓷器上的纹饰和釉色,都是典型的唐代特征,"一位专家指着一件青花瓷解释道,"而且船体是用缅枷木建造的,这在唐代是很常见的造船材料。" 更令人兴奋的是,专家们在文物中发现了一批刻有"扬州江心镜"字样的铜镜。"这可是皇室专用的物品啊!"一位专家激动地说,"在考古发掘中还从未发现过呢!"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考古界。中国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表示有意购买这批文物。然而,当中国代表找到沃特法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我要3亿人民币,"沃特法开出了一个天价,"而且必须整批购买,不能分开。" 这个价格让中国代表们倒吸一口凉气。他们试图与沃特法讨价还价,希望能够降低价格或者只购买部分重要文物。 然而,沃特法却不为所动。一些西方国家甚至开始嘲笑中国,说中国想"空手套白狼"。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个意外的买家出现了。新加坡富商邱德拔的后人以3200万美元的价格,一次性买下了所有文物。 最终,这批珍贵的文物被收藏在了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多年来,它们成为了新加坡的一大文化名片,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直到2021年,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决定将248件"黑石号"文物借展至上海博物馆。 展览开幕当天,上海博物馆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争相一睹这些失而复得的国宝真容。 虽然这些文物最终没能永久回归祖国,但这次展览无疑为中国人民带来了一丝慰藉。它不仅让人们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些失落千年的珍宝,更唤起了人们对文物保护的重视。 这个跨越千年的传奇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它提醒我们,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参考资料:杜文《黑石号沉船打捞长沙窑珍瓷》)
花钱买文物,不是洗钱就是诈骗。
文物什么的没必要花大钱去搜
明用大批量值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