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辈子不看电视的钱学森突然跟儿子说:“支个电视行不行?贵不贵啊?多少钱?”儿子钱永刚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少年时展现出卓越的科学天赋,尤其是在数学与物理领域。他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凭借优异的成绩于1935年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随后成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的学生。 在冯·卡门的指导下,钱学森迅速成为学术界的新星,进入了美国最前沿的航空航天技术研究。 钱学森在美国的科研生涯可谓顺风顺水,特别是在二战结束后,他担任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重要职务,拥有优渥的科研条件。 尽管地位和生活条件优厚,钱学森的心中始终装着祖国。他深知新中国在苦难中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持。当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钱学森毫不犹豫地决定回国,尽管他深知回国意味着放弃在美国的一切。 为了回国,钱学森经历了漫长且艰难的五年抗争,被美国政府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监视软禁,但他没有放弃。最终在1955年,经过周恩来总理的努力交涉,钱学森终于成功回到祖国。 他回国后迅速投入到中国的航天事业中,成立导弹火箭研究院,成为中国导弹与航天工程的奠基人。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随后成功进行了东风二号导弹实验,而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更是展现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这一切背后都有钱学森的智慧与努力。 2008年的冬天,北京寒意正浓,97岁的钱学森安静地躺在床上,他的听力逐渐衰退,收音机的声音变得模糊难辨。在那一个冬日的午后,钱学森忽然对儿子钱永刚提出了一个请求:“支个电视行不行?贵不贵啊?”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深深触动了钱永刚的心。 对于钱学森来说,电视不仅是一个新的家电,更是他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作为一位奉献一生于科学事业的科学家,他关注的不仅是自己生活的舒适与否,更关心国家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他始终希望能够继续了解国家的发展情况,尤其是他所关心的科技前沿和航天事业的进展。而此时,电视成为了唯一能让他更清楚了解外界、连接国家发展信息的重要工具。 尽管电视在当时的中国已不再是奢侈品,但钱学森依然小心翼翼地询问它是否“贵不贵”。这一提问,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他对国家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关切。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人消费的问题,他更在意的是中国是否能普遍地让每个家庭享有这些科技成果,是否已经真正实现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 钱学森的生活极为简朴,从未追求过奢华的生活。他所关注的,是精神上的富足,是科学报国的理想。他家中的家具陈设简单实用,最显眼的从来不是任何奢侈摆设,而是书架上堆叠的学术书籍与他珍贵的实验笔记。 钱学森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个生活中简朴至极、心系国家的人民科学家。他一生始终坚持着“俭以养德”的信念,即使是晚年,也从未改变。 钱学森在2008年提出买电视的请求时,虽已年逾九旬,但他对于国家科技进步的关心丝毫未减。晚年生活中,尽管听力和视力逐渐衰退,但他仍然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国家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动态。电视的声音和画面,成为他晚年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让他能够继续关心祖国的科技事业。 钱学森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个教育家。他把自己晚年积累的部分奖金和荣誉捐赠给了科研机构和教育基金,支持有志于投身科学的年轻人。 他始终认为,国家的未来在于不断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中国的科技要想在国际上不被甩下,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科技体系。他一再强调,中国不能过度依赖国外的技术,而是要培养出能够自主创新的人才,建立独立的科研体系。 钱学森于2009年10月31日与世长辞,享年98岁。他的离世标志着一代科学巨匠的谢幕,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与科学贡献却永远烙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他一生为国奋斗、为科技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他提出电视的那句询问,表面上是一个老人的生活所需,但实际上凝结着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与不息的爱国情怀。钱学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每一个致力于科技兴国的后来者,为中国的未来不断奋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