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陕西一贫农贪图便宜,娶了小他10岁不要彩礼,离过婚且坐过牢的女干部。

马二历史趣闻 2024-11-08 14:53:49

1971年,陕西一贫农贪图便宜,娶了小他10岁不要彩礼,离过婚且坐过牢的女干部。8年后,他媳妇找回了原本的身份职位,贫农满心失望,觉得媳妇肯定不会和自己过了。   1971年,在陕西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民魏振德因其妻子的去世而艰难度日,独自抚养10岁的儿子。他虽然身处贫困,但朴实无华,品行端正。   一天,媒人找到他,向他介绍了一位不需彩礼,比他年轻10岁的大学生——许燕吉。魏振德满心欢喜,接受了这门婚事。但他并未想到,这位女人有着不凡的身世。   许燕吉是著名作家、学者许地山的女儿。许地山曾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作家,《落花生》一文的作者,张爱玲是他的学生,而老舍也称他为自己文学创作的引路人。   1935年,许地山被胡适推荐,前往香港中文大学担任中文系主任,许燕吉与母亲、哥哥一起前往香港,度过了一段优渥而幸福的童年生活。然而,1941年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随后日军占领香港,母亲带着她和哥哥辗转内地,漂泊无依,直至抗战结束才在南京安顿下来。   在父亲好友徐悲鸿的资助下,许燕吉和哥哥得以继续学业。1950年,许燕吉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并遇见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吴富融,两人婚后生活幸福,工作稳定。   1958年反右运动爆发,许燕吉被打成右派,丢失了工作,在被捕入狱后,丈夫也与她离婚。这一连串打击令许燕吉心力交瘁。刑满释放后,她只能在河北的贫困农村谋生,直到她决定投奔远在陕西的哥哥。   为了能够留在哥哥身边,许燕吉决定通过与当地人结婚来获得落户的机会。虽然她的哥哥对于这样“高攀”于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存有疑虑,但许燕吉并不在意,她更看重人品,而不是文化背景。   于是,她与48岁的魏振德走到了一起,虽然魏振德的生活条件艰苦,但他是一个朴实无华、心地善良的人,对许燕吉过去的成分背景并不介意,这成为了他们结婚的基础。   婚后的生活平淡但温馨,魏振德勤劳朴实,家里的农活几乎包揽在自己手中,总是不舍得让许燕吉受苦。在寒冷的冬天,他会把最暖和的炕留给许燕吉;遇到好吃的食物,他也总是留给妻子。而许燕吉虽然不擅家务,但她视继子如己出,每天耐心地辅导他的功课,孩子的成绩因此不断提高,一家人其乐融融。   1979年,许燕吉接到了一封信,告诉她终于得以平反,恢复了原本的身份和职位,需要回南京办理相关手续。魏振德直到这时才得知妻子许燕吉原来并非普通人,而是一位饱经风霜的知识分子。许燕吉高兴地告诉丈夫:“我安置好后就回来接你们。”魏振德催促她快去南京,毫无迟疑。   村里的邻居们则议论纷纷,认为许燕吉既然重新回到城里,想必不会再回来。面对流言,魏振德心中虽有隐忧,但始终相信妻子。半年后,许燕吉如约回到村庄,不仅没有提出离婚,反而是回来接丈夫和继子一起搬到南京。在南京,她为魏振德找了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而她的继子在她的帮助下也顺利考上了大学。   许燕吉得到了重新生活的机会,周围许多人劝她可以与魏振德离婚,给他一些经济补偿便可。毕竟,她是有着高学历和好工作的知识分子,而魏振德只是个目不识丁的农民。然而,许燕吉却选择继续与魏振德相守。她说:“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是他接纳了我,给了我依靠。现在他老了,我有义务养他。我不能伤害他。”   许燕吉和魏振德相伴了35年,共同度过了幸福的晚年。2006年,魏振德去世,八年后,许燕吉也在她81岁生日那天安详离世,并遵照遗嘱捐献了遗体。许燕吉将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她父亲《落花生》中的精神,甘愿像泥土中的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即便生命走到了尽头,也希望能为社会贡献力量。   许燕吉用她跌宕起伏的人生书写了一本名为《麻花人生》(后改为《我是落花生的女儿》)的自传。她曾这样评价自己的人生:“麻花虽然被扭被炸,仍不失可口。我的人生只不过是比别人多扭了几圈而已。”   她与魏振德的婚姻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却有着平凡而深厚的感情。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境,最终在平淡中找到属于他们的幸福,这份坚定和温情令人动容。   可以说,许燕吉和魏振德的故事,是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在风雨飘摇中的互相温暖和坚守。她用自己的选择,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坚韧、忠诚与感恩。

0 阅读: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