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南海做深潜实验时,决定顺路回家探望95岁的母亲,没想到母亲见到他后,竟一时无言,愣在了当场。被误解了的三十年的不孝子,此刻终于证明了自己! (信源:共产党员网《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我一生都属于核潜艇”》) 1958年的黄旭华正值壮年在上海的船舶工业领域,他是冉冉升起的新星前途一片光明。一张调令改变了他的人生也影响了整个家庭的未来。 他被挑中加入了一个秘密团队负责核潜艇的研发。这不仅是一份艰巨的任务更是一份沉重的责任。接受这份工作意味着改名换姓与家人彻底断联甚至可能几十年都不能回家。 对家人而言黄旭华的突然消失就像天塌了一样。他彻底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点消息也没有。家人刚开始还想着他可能是工作压力大或者碰上了啥难题。 一开始是满怀希望但后来希望慢慢变成了失望最后变成了怨恨。家里的兄弟姐妹们都不理解他为啥这么“不孝”,爸爸生病去世时他都没露面这让大家对他更加怨恨。 只有母亲始终相信儿子一定有他的难处,默默地为他祈祷期盼着他的归来。黄旭华又何尝不想念家人呢?他明白自己欠父母的太多了对妻子和孩子也觉得非常愧疚。 深夜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但他只能将这份情感深埋心底化作前进的动力。他知道责任重大为了国家的利益个人感情得放在一边。 当时中国在核潜艇方面几乎什么都没有,没有经验没有资料甚至连核潜艇的模样都没见过。西方国家对中国设立了壁垒而苏联也无意伸出援手。一切只能从零开始全靠自己摸索。 黄旭华和他的团队最开始时只能靠一个美国的玩具核潜艇模型来摸索。他们一遍遍地拆装一点点地研究,虽然听起来有点离谱但在那个年代这也是无奈之举。 1970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成功下水!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打破了西方的核垄断,大大提升了国防实力。这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日以继夜的辛勤付出。 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黄旭华和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研发了多种核潜艇,大幅提升了中国海军的威慑力。他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中国核潜艇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三十年对一个家庭而言既是漫长的等待也是持续的煎熬。黄旭华的家人在这三十年中,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再到怨恨的心路历程。 1988年中国首次进行了核潜艇的深海下潜试验。黄旭华决定亲自下潜和团队成员一起面对未知的风险。试验圆满成功中国核潜艇的性能得到了验证,这也让黄旭华回家变得顺利多了。 完成深潜试验后黄旭华终于能回家了。三十年未见母亲已是95岁高龄。当他出现在家门口时母亲起初并没有认出他。直到他跪下喊了一声“妈”,母亲才如梦初醒泪如雨下。 三十年的思念和愧疚这一刻终于释怀了。母子重逢的场景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和热烈,更多的是平静和心酸。 三十年的时光改变了太多也错过了太多。黄旭华知道自己欠家人的这辈子都还不清。但他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
点赞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