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月,周总理乘坐专机从广州飞回北京。在经过淮安的上空,他踉踉跄跄地走进驾驶舱,对机长说:“能不能在淮安的上空降低一点高度,我想看看我的家乡。” 1946年,周总理在南京梅园新村休息时,梦到了自己在淮安的文渠划船。这或许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梦,却也足以说明,故乡的记忆早已融入他的血液,即使在繁忙的政务中,也时常浮现。 他还曾表达过想回淮安爬镇淮楼、放风筝的愿望,这些都是他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眷恋。 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1959年的那次“近乡情怯”。当时,周总理的专机从广州飞回北京,路过淮安上空。 他就请求飞行员降低飞行高度,透过窗户,他看到了熟悉的文通塔、大运河和南门大街……这是他离家后,离故乡最近的一次。那一刻,他的心里肯定像翻江倒海一样。 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份深沉的乡愁,绝非简单的思念可以概括。 周总理的故居,不仅仅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也是他家风传承的起点。他从小在妈妈和乳母的教导下,养成了勤劳、善良、正直的好品格。这些优秀的品质,也成为他日后为人民服务的基石。 周总理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为亲属制定了十条家规,强调不谋私利、不搞特殊。 他鼓励侄孙女去纺织厂工作,动员侄子加入战斗部队,支持侄女报考服务工农兵的专业,还鼓励侄子侄女去内蒙古和延安插队。 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体现了周总理对家风的重视,以及他希望亲属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的殷切期望。 这种家风,也正是他为民情怀的根源。周总理对故乡的深情,与他心系人民、舍小为大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完美地统一在一起。 他深爱着故乡,却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弃了回乡的愿望。 后来还有一次,在1959年,当专机飞临淮安上空时,机长曾提议盘旋一周,让周总理仔细看看家乡。 但周总理拒绝了,说:“咱们直接回北京吧,别浪费飞机的燃油了。”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在那个国家还不富裕的年代,他把每一分钱都用在了人民身上,甚至不愿为自己多停留片刻,多看一眼家乡。 这种舍小为大的精神,正是周总理伟大之处所在。他把人民的福祉放在第一位,个人情感放在国家利益之后。他一生活着就是为了服务人民,为国家出力。 如今,周恩来故居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着数百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瞻仰者。人们在这里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崇高精神,感受他那份浓浓的乡愁和为民情怀。 周总理的故事会一直鼓舞我们,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信息来源:·中国江苏网
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好总理!怀念您!
什么叫踉踉跄跄
最敬爱的周总理!
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人民公仆—周恩来总理。
永远怀念周总理
就算是周恩来总理这么高境界的伟人也不能脱俗——思念故土之情!
好想去周总理的故乡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