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4月,顾顺章叛变,李克农得到消息后,无法亲自去通知妻子赵瑛,便让交通员去报信,让她千万别回家,家里已经暴露了。 1931年的上海,风云变幻,暗流涌动。租界里的歌舞升平掩盖不住革命的火种,也遮掩不了白色恐怖的阴霾。 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一对革命伉俪的故事如同暗夜里的星火,闪烁着动人的光芒。他们的爱情与革命理想、民族命运息息相关。这对伉俪就是李克农和赵瑛。 李克农出身平凡,却胸怀大志。他早年接触进步思想,毅然投身革命,为民族的解放而奋斗。赵瑛则是一位名门闺秀,但她并不安于养尊处优的生活。她接受过新式教育,思想进步,对封建礼教嗤之以鼻,渴望平等与进步。 两人经人介绍相识,一见如故。李克农被赵瑛的学识和独立精神所吸引,而赵瑛则欣赏李克农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他们走到一起,更多是因为志同道合。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的结合更像是一种革命的默契,一种精神上的契合。赵瑛变卖了部分家产支持革命,这无疑是对李克农事业的坚定支持,也体现了她对革命的热忱。 1931年4月,顾顺章叛变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动了中共地下党。消息传到李克农耳中时,他正在执行一项秘密任务。 他心里清楚,家里出大事了,老婆孩子都危险。他心急如焚,却无法脱身。千钧一发之际,他只能委托交通员火速送信,告知妻子不要回家,家里已经不安全。 赵瑛收到信后,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她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地想办法。她出身富商之家,从小耳濡目染,见过不少大风大浪,这培养了她遇事不惊的性格。她抓起几件衣服,带着孩子离开了家。 李克农焦急万分,他辗转托人寻找妻儿的踪迹,却始终杳无音信。他深知上海滩的凶险,更担心妻儿的安危,内心备受煎熬。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处理好手头的工作,才能全力寻找家人。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赵瑛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装扮成乞丐。她剪破了身上的衣裳,用泥土涂抹在脸上和身上,带着孩子们混迹在上海的街头巷尾。 大白天,他们沿街要饭,糊口都难;晚上,只能睡在街上,又冷又饿。曾经的名门闺秀,如今却沦落为街头乞丐,这其中的辛酸与苦楚,难以言表。 赵瑛并非没有想过逃离上海,回到老家。但思来想去,她还是决定留在上海。她担心一旦离开,李克农就更难找到他们。她相信只要留在上海,就能等到和丈夫重聚。 即使四处漂泊,赵瑛也从未放弃希望。她坚信丈夫一定在寻找他们,而她也必须坚强地活下去,为了孩子,也为了与丈夫的重逢。她带着孩子们四处打听消息,希望能找到党组织的接头点。 李克农这边,工作千头万绪,但他从未放弃寻找妻儿。他八方打探,想尽办法找关系打听消息。他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就一定能找到他们。 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李克农依然没有妻儿的任何消息。他开始感到绝望,但他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继续寻找下去。 转机出现在一个多月后。在上海的大街上,赵瑛带着孩子们讨生活,碰巧遇到了个地下党员。有人认出了赵瑛,把他们藏了起来。通过这位同志,赵瑛终于与李克农取得了联系。 一个月不见,李克农和赵瑛在上海秘密碰了面。死里逃生,感觉真好。可是,见面没多久,李克农就又要走了。革命的形势依然严峻,他必须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去。 李克农把妻子和孩子送回老家,让亲戚帮忙照看一段时间。他知道,这又是另一次分离,但他相信,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赵瑛理解丈夫的决定,她没有哭泣,没有抱怨,而是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她知道,他们的爱情,早已超越了个人情爱,而是与民族的命运、国家的未来紧紧相连。 战乱年代,李克农和赵瑛的经历,是无数革命家庭的一个缩影。为了同一个梦想,他们甘愿承受离别的苦楚,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他们的爱情,并非卿卿我我,而是革命的责任,是民族的担当。 李克农和赵瑛的故事,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虽然渺小,却闪耀着动人的光辉。他们的爱情,是那个时代的一段佳话,也反映了革命精神。 乱世之中,他们的爱情和付出,才是真正的含义。他们的故事,鼓舞着无数人追逐梦想,坚定信念,一直走下去。 (主要信源:【红色记忆】相伴一生的革命伴侣——李克农赵瑛夫妇的故事‖李靖 2021-12-13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