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蛊之祸发生后,卫青的旧部为何不帮太子?反倒选择袖手旁观? 卫青权势足以调动天下兵权,几乎无需通过常规的虎符。他的弟子和亲信主父偃在朝中也是权势滔天。 军中由卫青与霍去病把持,朝堂上由主父偃影响深远,而在江湖上,大侠郭解与卫氏家族也有着深厚的联系。 郭解曾一度因为他的关系而让汉武帝在处理郭解迁徙一事时不得不考虑政治影响。 然而,汉武帝对于卫氏家族早有不满。 他早期就有意撤换太子刘据。 巫蛊之祸被精心策划并最终实施。 在策划与执行巫蛊之祸的过程中,尽管江充、李广利和刘屈髦等人的名字经常被提及,但他们更多的是顺势而为的角色。 主父偃的政治地位虽然高,但他的过度横征暴敛汉武帝采取了极端的清洗措施。 与此同时,为了对卫氏下手,汉武帝还必须移除丞相公孙贺及其子公孙敬声。 公孙贺原本是一位军事将领,后被迫转入政界。 朱安世在皇宫中能够神秘消失,让汉武帝感到惊悚不已。 尽管廷尉调动庞大的资源试图追查其来历,却始终无法获得任何确切信息。 在这种背景下,丞相公孙贺因私利动用他的所有势力,最终捕获了朱安世。 公孙贺的行为虽显得英明,但实际上是他背后的卫家力量使然。 当公孙敬声利用自己的太仆身份非法侵占北军数千万两白银的军饷时,这一行为震惊了汉武帝。 汉武帝不得不将此事与外戚的干政问题联系起来。 历史上,汉武帝一直憎恨外戚干涉政务。 随着朱安世在牢中的一封信直接送达汉武帝手中。 这封信直接导致了公孙贺及其子公孙敬声的惨遭问斩。 江充是一名执行法律极为严苛的官员。 在他的激烈追查下,揭露了太子刘据一系列不端行为。 这些发现加剧了汉武帝与其儿子之间的矛盾。 太子刘据面对江充的紧追不舍,最终选择了反击,决定与对方决一死战。 他将江充及其同党全部擒杀。 卫子夫原为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她支持自己的儿子,太子刘据。 刘据遂决定采取行动反对汉武帝。 然而,汉武帝决定派遣丞相刘屈髦镇压叛乱。 在京城的战斗中,太子方的部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战斗力不足,很快就被刘屈髦的军队击败。 太子刘据在绝望中选择自杀,他的两个儿子也遭遇不幸,幸存的唯一后裔刘病已由丙吉秘密保护。 刘屈髦在平叛成功后,写信给李广利宣告胜利,并暗示昌邑王马上就可以被立为新的储君。 然而,这封信成了他的罪证。 不久,汉武帝下令逮捕刘屈髦,并在其住所中搜出巫蛊,指控其密谋作乱。 刘屈髦被处以腰斩,而李广利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投靠了匈奴。 汉武帝的眼光转向了其他可能的继承人,钩弋夫人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她的影响力在宫中日益增强。 一个名叫任安的北军统领,原本是卫青的旧部。 任安的出身十分卑微,早年在家乡难以立足。 在长安,他先是通过赶车为生,后因机遇偶得,成为了长安周围武功县的亭长,继而晋升为三老。 任安在一次皇帝巡游时,由于准备不足,任安遭到免职。 他决定再次入京,希望能在权力中心找到稳固的后台。 这时,任安选择投靠卫青,在卫府养马。 在卫青府上,任安渐赢得了信任,他与另一名同事田仁共同努力。 不久,机会来临。 汉武帝需要从卫青府中选拔人才,任安和田仁被推荐给了皇帝的使者,两人都成功通过了考核,并被直接带到皇帝面前。 经过皇帝的再次考核,两人均被认为合适,分别被任命到重要的职位。 任安被派往北军,成为北军的监护,而田仁则负责边境的屯田工作。 任安在北军手握重兵,掌控京城的一半兵力。 然而,当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被迫起兵时,尽管太子身为皇储亲自下令,要求任安出兵支持,但任安及其他一些卫青的旧部均选择了旁观。 原来,起因是卫青第二代成员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公孙敬声。 公孙敬声侵吞了高达一千九百万钱的军费。 北军的负责人任安因为卫家后代的行为而对其失去了信任。 当巫蛊之祸爆发时,任安选择了保持中立,不愿支持也不抵抗。 其他许多卫家旧部也因卫家后代的不善处理而纷纷疏远。 卫青去世,任安与卫家其他成员的关系变淡。 在卫青去世后,汉武帝开始提拔李广利。 参考文献:[1]徐卫民,刘江伟.西汉巫蛊之祸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