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在大别山有多艰难?白崇禧4条毒辣计,半年我军减员6万   1947年,中央及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4-11-08 22:29:00

刘邓在大别山有多艰难?白崇禧4条毒辣计,半年我军减员6万   1947年,中央及毛泽东决策将战争重心转移到敌强我弱的国民党控制区。晋冀鲁豫野战军面临的第一项任务是跨越黄河,向南深入敌控区。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   通过快速移动,打乱国民党的战略部署,直逼南京和武汉。   到了7月,刘邓大军虽在鲁西南战役中取得胜利,但兵力疲惫,伤亡惨重。   然而,毛泽东在7月23日的电报中指示他们,要以极快的速度占领并巩固大别山区域,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   进入8月,刘邓大军调整策略,决定不留后路,全力向前,8月7日,他们发起行动。   尽管途中遇到极大困难,部队不得不放弃一些重武器。   经过长达数周的行军,8月27日,刘邓大军终于抵达大别山地区。   大别山一向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争夺的焦点,历史上此地多次建立过根据地。   此时,当地百姓对于新来的共产党军队存有戒心,大别山的人民在看到解放军后常常选择逃避。   刘邓了解到,要尽快改善军民关系,解决部队的生存问题。   由于当地百姓的不配合,特别是在动员群众进行土地改革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部队在对待地主的行动上出现了重大失误,错误打击了一些并非地主的富裕农户。   此外,一些部队成员在急迫的生存压力下,违背军队纪律,抢夺民财。   刘伯承和邓小平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整顿。   他们对任何违纪行为给予严厉的惩处。   部队在每个级别设立了纪律检查组,专责检查部队的纪律执行情况。   在刘邓的带领下,部队不仅严格执行军事纪律,还努力与当地群众建立信任。   刘、邓两位领导人亲自参与到执纪工作中。   当地群众开始认识到解放军的真诚,对部队的态度逐渐转变。   高山铺战役期间,当地群众积极协助解放军运送物资,救护伤员。   在长途跋涉的过程中,部队的士兵们因为连续行军,鞋子磨损严重。   大别山崎岖的山石给士兵们的行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来自南方的士兵们开始教授其他战友如何用手工制作草鞋。   尽管这些新制的草鞋比赤足稍好,但稻草的粗糙依旧使得士兵们的脚部受伤。   每当休息时,凝固的血迹与草鞋粘连。   除了脚部问题,士兵们容易患上疥疮。   行军途中不得不在野外休息,身上的衣物经常湿透。   特别是士兵们头皮发麻,搔痒至出血。   由于缺乏井水,部队只能依赖于山沟的水源。   这些水源混杂了大量的杂质,大量士兵患上了疟疾,许多士兵因此病倒,甚至牺牲。   随着冬季的临近,十几万人的冬衣问题成为刘邓大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在周恩来提出的外部援助方案由于各种困难而被放弃后,刘邓决定自力更生。   部队中的后勤部门负责人与邓小平商讨决定利用部队中的能工巧匠,组织士兵自行制作棉衣。   在保证合理交易的同时,部队收集了足够的棉花和布匹,士兵们甚至将布料染成统一的灰色,并将鲜艳的花布用作衣物的内衬。   在集中力量和资源的情况下,部队迅速解决了冬衣问题,为抗战的持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47年11月,蒋介石果断地设立了国防部九江指挥部,任命白崇禧为部长。   白崇禧迅速组织了33个旅的部队,全力围攻大别山。   他改变了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方式,禁止各部队单独行动,要求至少两支队伍协同作战。   接着,他利用对大别山地形的熟悉,主动追击解放军,采用长期追剿的战术。   此外,白崇禧还十分了解解放军依赖当地民众的战略在关键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   在这种严峻局面下,刘伯承率部分军力突围至外线,而邓小平则带领主力继续在大别山内部进行坚持斗争。   刘邓大军在经历了长达7个月的艰苦战斗后,从大别山撤离,兵力从最初的约12.4万人减少至5.86万人。   尽管损失惨重,但成功地完成了中央交给的战略任务。   国民党军队虽然占据优势,但最终未能消灭刘邓大军。   白崇禧在北伐战争中赢得了“小诸葛”的称号。   白崇禧对共产党持怀疑态度,他在北伐中尽量避免共产党渗透桂系。   尽管他在北伐期间表现出对共产党的敌意,但在长征期间,他却未对红军造成过多阻碍。   1934年,白崇禧虽然在名义上接受了蒋中正的命令参与围剿红军,但他不愿意将红军逼至广西境内,因而在军事部署上主要守护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红军长征途中的湘江战役,白崇禧的部队并未全力封锁。   抗日战争期间,白崇禧主动推动与红军的合作。   解放战争期间,他在淮海战役中拒绝蒋的调度,选择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坚守   参考文献:[1]刘坤.“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邓小平与挺进大别山[J].中国档案,2024(8):18-19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