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乡镇学校没有学生时,我们的乡村教育何去何从? 昨天,因为老家表姐家女儿出嫁,我回老家去赶礼。顺便想去看看自己小学的班主任黄老师。 表姐夫说:“表弟,你不要去小学,小学已经关门,房子都卖给私人做养鸡场。黄老师也调到另一个乡镇小学了。”我问什么原因,表姐夫说学校没有学生,自然就关门了。我一听,有点怔住了。我知道乡中心校在我上学时有700多学生,21个班级。短短二十多年,竟然没有学生了。 表姐夫又说,去年全校6个年级,还有三十多个学生,一年级就剩下2个学生,教育局决定将乡中心校和另一个镇中心校合并,今年都搬到另一个乡镇小学了。其中有个别学生家长不愿意走,学校还上门做了好多次工作,家长才同意。 后来我仔细一打听,才逐渐知道其中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不少人发展的很好,在外地落户,孩子自然就不在本地上学了。还有部分家长,虽然没有外出,知道县城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好,纷纷把孩子转到城里上学。加之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降,乡镇学校自然就没有学生了。 走在冷冷清清的小镇青石板路上,很少能看到孩子们玩耍的身影,和我小时候小街的热闹反差极大,那时街上到处都是人,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到处是人间烟火气! 短 短三十多年,小镇没有人了。当然社会在进步,离不开城市化。可一个地方学校都没有了,怎么还能留住人呢?没有了人,那些代代保留下来的乡村民风民俗如何再流传?乡村教育何去何从呢?乡村振兴又如何能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