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一女子的父亲去世,她因定居在国外,无法及时赶回,弟弟一人为父立碑、下葬。之后,女子回来祭拜父亲时,发现墓碑上没刻她的名字,责怪弟弟是故意的,弟弟:你换了国籍,也没披麻戴孝送父亲,凭什么按我们传统刻名?姐姐一气之下将弟弟告上法庭,要求刻上名字,并赔偿精神损失费,法院判了。 (信源:澎湃新闻2024-11-07《弟弟在父亲墓碑上漏刻姐姐的名字,被姐姐告上法庭……》) 赵安琪怎么也想不到2021年跨越重洋回来迎接她的不是亲人的拥抱,而是一场冰冷的墓碑之争。 父亲的墓碑上赫然刻着弟弟赵志宇一家人的名字,唯独没有她这个女儿的名字。这像一根刺狠狠扎进了她的心里。 这块墓碑俨然成了一个分割线,划开了姐弟之间早已脆弱不堪的情感纽带。一边是赵安琪远嫁国外,看似潇洒却背负着“不孝”的骂名; 另一边是赵志宇默默坚守故土,独自承担起照顾病重父亲的责任,心中的委屈和怨恨像野草般疯长。 赵安琪的委屈不言而喻。她并非铁石心肠,父亲病重时她第一时间放下国外的一切,飞回国内照顾。她把父亲接到国外希望先进的医疗技术能挽救父亲的生命。 尽管最终父亲选择叶落归根但她的孝心日月可鉴。难道仅仅因为距离和国籍,就能抹杀她作为女儿的身份和情感吗? 赵志宇的怨恨也并非无理取闹。五年来他独自一人扛起了照顾父亲的重担。从医院的日夜陪伴到病痛的折磨,再到最后料理后事每一个环节都耗尽了他的心血。 而远在国外的姐姐除了短暂的探望,似乎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这个过程中。这种付出与缺席的强烈对比让赵志宇心中的天平逐渐失衡。 他认为姐姐早已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放弃了对家庭的责任,如今又有什么资格来争夺这墓碑上的一席之地?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怆与“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让这场墓碑之争变得更加复杂而沉重。赵安琪的诉求很简单:她要的不是财产也不是名分,而仅仅是作为女儿的权利和尊严。 她认为墓碑上没有她的名字就像是被整个家庭除名,这对她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她要的是亲情的认可是身份的认同。 而赵志宇的诉求也同样简单:他要的不是对姐姐的惩罚而是对自身付出的肯定。他认为姐姐长期不尽赡养义务如今却要求享有祭奠权,这对他来说是不公平的。他要的是对责任的尊重是对付出的回报。 最终两人在法庭相见,而法院判决赵志宇需要在墓碑上添加赵安琪夫妻的名字但同时也要求赵安琪承担部分费用,并且驳回了赵安琪要求的精神损失赔偿。 这场墓碑之争也暴露出法律在处理家庭纠纷中的局限性。法律可以规范行为却无法改变人心。 即使法院判决赵志宇在墓碑上添加赵安琪的名字,也无法弥合姐弟之间的情感裂痕。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家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包容。
墓碑上有几个刻女儿女婿的,除非家里男丁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