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的北京,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去超市购物。当走到玩具区域时,孩子的眼光瞬间被一款售价超过两百元的玩具吸引住了。面对高昂的价格,妈妈无奈地回应:“太贵了,咱们先上网看看。”没想到,孩子却毫不在意,轻描淡写地说:“手机扫一下又不用钱。”
【信源】女子建议带孩子买东西多用现金:别让孩子觉得拿手机可以买任何东西——2024-11-08·潍坊日报
双十一剁手节来临,各种消费主义陷阱让人应接不暇。大人都这样了,何况孩子呢?最近,北京一位妈妈的超市购物经历引发了网友热议,也让“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超市里,小朋友看上个两百多块的玩具,他妈妈可犯难了。妈妈觉得贵,想上网比比价。孩子却脱口而出:“手机扫一下就可以了,又不用钱!”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砸在了妈妈的心上,也砸在了无数屏幕前“老母亲”、“老父亲”的心上。
这孩子的“何不食肉糜”,让人哭笑不得,却也引人深思。孩子对金钱的认知如此天真,甚至有些荒诞,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答案或许就藏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中——移动支付的普及。
现在用手机支付太方便了,省去了不少麻烦,生活也更轻松了。也正因其便捷,让金钱的流动变得虚拟化、抽象化。
孩子们从小看着大人拿着手机“滴”的一声完成支付,他们看不到金钱的实物交换,感受不到金钱的“消失”,自然也就难以理解“钱花完了就没有了”这个基本道理。
在他们眼中,手机就像一个拥有魔法的盒子,可以变出任何想要的东西。这种对金钱的错误认知,可能会导致孩子养成不珍惜钱、随意挥霍的坏习惯。更可怕的是,一些孩子甚至会误入歧途,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比如,有新闻报道,小学生偷偷用家长的手机给游戏充值,花了上万元!父母后悔死了,孩子却一脸懵懂,根本没意识到游戏里的那些数字,其实就是父母的血汗钱。
与移动支付的虚拟化相比,现金支付则显得更为“真实”。当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商品时,他们需要数出相应的钱币,交给售货员,并找回零钱。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金钱的“重量”,理解“钱花完了就没有了”的含义。这种亲身体验,远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有效。付现金还能让孩子更清楚地明白钱是什么,学习如何更好地管理钱。
与其指责孩子不懂事,不如先检视自己的教育方法,从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父母要做好榜样,让孩子学习正确的花钱习惯。花钱要精打细算,别乱买东西。要让孩子看到,父母赚钱的辛苦,以及对每一分钱的珍惜,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还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理财规划中。可以定期和孩子一起讨论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让孩子了解钱的来之不易,以及如何合理分配和使用金钱。从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可以给点零花钱奖励,让他们知道赚钱不容易。
家长还可以把理财知识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孩子轻松玩转理财,绘本和游戏都能帮上忙!平时带孩子逛街、旅游时,可以让他自己想想怎么花钱。
还可以鼓励孩子阅读与金钱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提升他们的财商素养。方便的移动支付很好,但孩子健康成长更重要。
通过现金支付、家庭理财教育等方式,让孩子懂得珍惜每一分钱,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成为一个拥有正确金钱观、懂得理财、理性消费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