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张渊
“历届获奖作品都是在这间‘秘密基地’里捣鼓出来的!”11月8日,在湖北经济学院电子创新实验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刘先奥正在给学弟学妹们复盘“三子棋游戏装置”和“自动驾驶小车”等作品。今年暑假,这些装置在202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斩获了包括湖北省一等奖在内的9项大奖,刘先奥说:“电子电子,设计不止,以老带新,才能让一届届学子接力传承再出发!”
会修电脑才算进了专业门槛
“看着杂乱无章,这里都是学生们的心头宝贝!”走进电子创新实验室,学生们口中的“总教头”、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吕植成笑着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典型的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控制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的交叉学科,特别讲究实践动手能力,这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备能力。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实验室布满高精度数字示波器、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功率分析仪、直流稳压电源、台式数字万用表等实验设备,每天都在面向学生开放,已成为专业训练的第二课堂,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各类竞赛平台。
大一学生邓明珠说:“上大学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吕院长说,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人人都要会修电脑、装系统,而且要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动手大神才算入了专业门槛!”为此,同学们还每年坚持开展校园电脑义诊活动,“利用所学在社会服务中积累了专业自信!”
对此,吕植成补充道,湖北经济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荆楚卓越”省级品牌专业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他还参与建设了《数字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三门省级金课。“然而不管是专业建设,还是听老师讲课,就像看厨师炒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为此,2019年,吕植成推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全校率先调整培养方案,专门增加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
实验室里,智能家具、智能灌溉、口罩识别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一系列科技制作琳琅满目,刘先奥说,这一切都源于老师们注重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他回忆道:“大一,我就从简单的电子元器件焊接开始,逐渐涉及仪器仪表使用、电子编程、电路板设计等这些技能,只有在动手中,才能学会分析问题和具备书本上学不来的实践能力。”
自拍面试视频,师生双向选择
对不少同学来说,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找到自己的方向道路,可能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这时候,一个靠谱的好导师,就成了学术道路上的“领路人”和生活上的良师益友。
多年来,湖北经济学院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系统推进导师全员参与、全程陪伴和全方位指导的“三全育人”。
2018年,时任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的吕植成开始试点导师制“升级版”。学生在大一进校时,就配备一名成长导师;到了大二,再度进行师生双向选择。
“没有导师制时,学生像吃大锅饭;有了导师制则类似于包产到户;现在师生双选,更像是发挥市场的积极性。”吕植成笑着解释,师生经过一年的了解再行互选,对老师来说,既可以避免盲目选择带来的困扰,还可以激发导师更加负责任地指导学生和提升培养效果;而对学生来说,可以鼓励他们尽早考虑自己的需求和选择,提升匹配度和满意度,从而挖掘和培养出学生的潜力。
“在大一时您指导我申请了科研立项,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从对网络通信工程的茫然无知,到学会熟练运用……”大三张金祎同学介绍,在导师互选中,学院专门安排了视频面试环节,学生可以拍摄一段一分半左右的视频介绍,谈自己对所选导师教学能力、科研方向和师德师风的了解,也可以陈述自己的成长困惑、研究兴趣和未来规划,张金祎说,“一段小视频承载了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信任。”
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陈珊珊介绍,有时候学生到了大四忙于考研、实习,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这导致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参差不齐、规范不够和流于形式等问题。为此,吕植成也率先将本科生导师制和毕业设计挂钩,让双选后的师生在未来三年,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和热点问题,尽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几年下来,以吕植成所带学生为例,除了指导学生在多项学科竞赛活动中斩获省级国家级各类大奖,有的甚至填补了相关赛事空白;多名学生考入知名学府读研深造。考入厦门大学读研现就职于腾讯公司的陈先峰表示,正是因为本科期间就有成长导师的引领陪伴,自己才能在思想成长、学业辅导、规划引导、科研训练等方面拥有足够追求梦想的底气和自信。
打卡“四天三夜”成青春必备
“训(实验实训)、研(科研立项)、赛(学科竞赛)、行(社会实践)是学院推进四维度实践育人的抓手和载体。”湖北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田浩表示,以赛项为参照、借鉴赛事内容、引入赛评标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用,能够为教学改革注入澎湃动能。
近年来,学院鼓励学生在创客大赛、电子DIY设计大赛、蓝桥杯、“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类多学科竞赛中展开角逐,收获满满。
据了解,为了巩固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技能、磨炼赛场心态,2018年9月,学院成立电子设计协会,从最初的三十多名同学到后来的百余人,从只有电子专业的同学到金融、工商、艺设等非电子专业同学慢慢加入,队伍不断壮大。如今到了第七届,电子设计协会已有将近四百名成员,成为学校知名的参赛备赛集训营和电子发烧友俱乐部。
其中,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极具影响力的针对在校本专科大学生的电子设计类竞赛。现任电子协会会长、大三学生刘振江同学说:“全国高校同场竞技,考题开赛才公布,要求规定时间完成,这四天三夜的备赛经历,成为专业历届学生最难忘的青春记忆!”
“每到夏季夜晚,我们的实验室就跟打仗一样。”吕植成说,你总会看到,十余支战队,正在紧锣密鼓地与项目主题展开较量。在四天三夜的备赛时间里,参赛队员吃住都在实验室。而实验室里还有另外的一群人,他们进进出出,行动迅速,两手满满地出,又两手满满地回,这便是电子设计协会成员在为参赛者们提供踏实的后勤保障。
湖北经济学院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和努力,团队终于从开始的成绩平平到不断取得突破。毕业生丁聪,在校期间连续三年参加电赛,通过240多个小时的坚持与努力,在2020年10月带领团队取得了电子设计大赛省一等奖,填补了学校电子设计大赛项目省级一等奖的空白。2021年,优秀毕业生张杨豪和韩池分别带领团队一举斩获该赛事国家级二等奖2项,刷新了湖北经济学院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张杨豪说:“我们是财经院校,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实属不易,这既需要身体素质和抗压能力过硬,也需要良好的表达、动手和团队协作能力,只有在竞赛中,才能全面检验和弥补自身的综合能力。”
“吕老师课堂有趣又有料,能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易懂;同时,他还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和长辈,尤其是在实践创新项目中,总能耐心地指导甚至手把手教大家。”刘振江说,“有了这样严谨的学术导师和充满关怀的引路人,大家的争先创优氛围越来越浓厚。”
如今,作为指导老师的吕植成还在协会内倡导以旧带新,将技术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新人在老人处学习安装技术,得到参赛经验,老人将工作分担给新人,减轻负担,以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他告诉记者:“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实践、实用、实干,是湖北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作为老师,要在学校‘新财经’改革中主动作为,在每一堂课和每一个项目环节中落实落细落小,在引领学生成长的教育实践中,成就学生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