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守丘刻石,石刻文字从战国到秦变化

坚持走路 2024-11-10 01:11:30
【P1-3,守丘刻石(复制品)】 战国 长90厘米,宽50厘米,厚40厘米 1975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征集 1935年,一位农民在平山县下七汲村西南发现一块大河光石,石上刻有十九个字,证实这一带为战国中山国王陵和都城所在地。 监罟尤臣公乘㝵,守丘┘丌臼𨟻曼,敢谒后尗贤者。 “乘”字右下似有两小横,或认为是表示“公乘”二字合文的合文符“=”,而全文共19字;或认为是一字,而全文共20字。 由于少数文字不易确认,诸家对刻石文字的释读有所分歧,对其内容的理解也不尽一致。但是其中有一点是为诸家所公认的,即刻石的国属为战国中山国。 从《公乘得守丘刻石》文字的布局、大小、清晰度和娴熟程度等分析,刻字是出自一名刻工之手。在考古调查中,于东灵山和西灵山南面高地上发现了一些高大的夯筑土台。而据《周礼·春官》“冢人”注疏,“王曰公丘,诸臣封”“丘不言封亦有封”,由此可以认为,丘即为国王墓的封土,守丘旧将曼是看守王墓的人,这一具有高大封土的墓应是战国时期中山王的陵墓。 前378年前后,中山桓公迁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在此之前和中山桓公在位期间(大约30年),中山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于此地设置守护陵墓的官员,只有中山桓公死后,此地方有陵墓,方有守护陵墓的官员。 因此,从刻石文字中的“守丘”看,刻石时间起码在中山桓公乃至中山成公以后。 而从“兆域图”铜版(P12-18)上的“大𨟻(将)”与刻石文字中的“臼(旧)𨟻(将)”为同一官职分析,刻石可能刻于中山王厝之后。这时,中山国两个王陵区已经形成,刻石中的旧将可能负责上述两个王陵区王墓的守护工作。同时,刻石文字与中山王厝墓铜器铭文亦有某些相似之处。 因此,《公乘得守丘刻石》大约刊刻于中山王厝死后至中山国灭亡前的十几年间(前310年-前296年),系为国王监管捕鱼的池囿者公乘得、看守陵墓的旧将曼为了敬告后来的贤者而刻的。 《公乘得守丘刻石》(《守丘刻石》),主要记录了监管园陵的官员对后人的告示。书法上,其结字长方,运笔转折方圆不一,字的结构和行间字距疏密不一,似是未经书丹而直接镌刻的。 《守丘刻石》说明了石刻文字从战国前期到秦统一时期的发展变化,不仅石料由自然天成发展到人为加工,而且内容也由简单的纪事发展到用作宣传的手段,甚至留作告谕后人的遗言。 这充分证明了我国的石刻文字,已由商周的萌芽阶段进入到发生时期。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