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段伯宇奉命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第二年,与他单线联系的上级牺牲,他和组织失去联系。他一咬牙,决定继续潜伏下去! 1938年,周恩来在重庆识别到了段伯宇的家族背景,因此,段伯宇被委以重任,负责在国民党内部开展统战工作。 段伯宇的父亲,段云峰,是一名与孙中山有过深厚友谊的同盟会成员,并在保定武备学校与蒋介石同窗。 加之段伯宇自己曾在陆军大学学习,并与多位后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同学。 在接到任务后,段伯宇决定利用自己在国民党的优势地位。作为党的地下工作者,段伯宇经常需要与党保持联系,同时避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他的工作不仅包括收集关于国民党军事动向和政策决策的情报,还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为共产党同志提供救援。 然而,事情并不总是顺利。 1940年,段伯宇在重庆临别时他的接头人周怡告诉他即将前往西北地区,可能会长时间失联。 段伯宇送别了周怡,此后便失去了周怡的消息。 由于只与周怡单线联系,他尝试重新与组织取得联系却未果。 作为新晋特工的段伯宇,只能静待组织的消息。 在难以行动的情况下,他在1943年成功考入陆军大学。 学成归来后,段伯宇的弟弟段仲宇在总统府侍从室工作,他想借此机会接近蒋介石。 尽管未直接表明意图,他的弟弟了解他的困境,主动为他推荐。 1946年3月,蒋介石在其毕业典礼上亲自接见了段伯宇,不久后他便成为了侍从室的上校参谋。 尽管在侍从室工作提供了接触敏感信息的机会,但由于组织尚未重新联系他,段伯宇并未采取行动。 侍从室后改为军务局,段伯宇每日接触国民党内部的军事、政治和外交情报,却无法将其传递给组织。 1947年,国民党三十二军参谋长王启明计划投靠共产党。 段伯宇得知后,为王启明提供了撤退的时间窗口,王启明及其部队成功归入共产党怀抱。 随着解放战争进展,段伯宇晋升为国军少将。 他开始策反国民党内部高层,推动解放战争向有利于共产党的方向发展。 在淮海战役后,他借病躲避在弟弟家中。 多年的秘密工作后,段伯宇终于在1948年重新与组织取得联系,得知周怡因事故牺牲,这才是他长时间失联的原因。 随着全国解放的到来,段伯宇终于回到了组织。 段伯宇早年受父亲影响,思想激进,曾参与五四运动。 他原本希望从军报国,但在父亲的坚决反对下,被送往河北大学学医。 在学医期间,他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受到学校处分。 毕业后在太原开办颐和诊所,同时经营一家书店,因此被阎锡山部队通缉,后逃亡至国民党军队,任职少校军医。 在国民党军队中,段伯宇在抗战爆发后的各种战役和重要会议中,逐渐认识了许多持进步观点的军官。 1938年,他在延安接受了毛泽东的思想影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段伯宇进入国民党陆军大学深造,此期间,他结识了一批对国民党政府持批评态度的军官。 他的兄弟段仲宇,虽然起初也受到父亲的压力,最终还是顺从了自己的意愿,进入黄埔军校。 段仲宇在1931年5月进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学习,并于1934年毕业。 完成学业后,他未远离军事教育领域,转而在广州新军学校担任教官。 他在1939年进入陆军大学深造,属于第十七期学员,1942年毕业后,他继续留在该校。 1944年,段仲宇被派往印度,参加了中国远征军的行动,此时他担任国民党军驻印度总指挥部的军务处科长和处长。 当年末,他回国并被纳入蒋介石的侍从室,担任上校参谋和政务委员。 1946年,联合国成立,并设立安全理事会军事参谋团。 段仲宇被选为蒋介石派出的中国代表何应钦的助手。 同年3月,陆军大学举办了隆重的毕业典礼,段仲宇的兄长段伯宇也在特别班第七期毕业。 蒋介石在典礼上亲自主持并仔细审视了段伯宇。 段伯宇利用这一职位进行了重要的战略活动。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策反工作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张执一自青年时期即投身革命,历经多次战斗和牢狱之灾。 在抗日战争中,张执一在新四军中担任要职,战后,他被派往上海,负责组建策反工作委员会。 张朝杰和叶佩仪的婚房在策反工作中也扮演了特殊的角色。 两人均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共同经历了大学中的学生运动,后成为地下党员。 他们的婚房位于复兴中路485弄的一间三楼公寓,这里后来成为策反工作的一个重要办公点。 此外,策反工作还涉及大量的情报收集。 陈蕙瑛负责组织学习和机关日常管理,同时兼职《现代妇女》杂志编辑。 有了他们的秘密活动,解放运动少了诸多阻力。 参考文献:[1]综合.段伯宇:蒋介石“总统府”里的红色少将高参[J].兰台内外,2015(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