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渣滓洞看守黄茂才被判死刑,谁知行刑当天,黄茂才突然大喊:“别杀我,我为江姐做了很多事情,我是无辜的!” 《红岩》塑造了江姐等多位革命烈士的英雄形象。 近年来,随着更多历史档案的开放,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认知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忠诚与背叛》一书的出版,为我们揭示了更多关于江姐真名江竹筠的历史细节。 江竹筠,原名江竹君,是一个身高仅有1.56米的女性。 她在重庆万县时,以江志炜为化名。 在被捕后,特务询问她的真实姓名时,她机智回应,这也是“江竹筠”这一名字被正式记入档案的原因。 据历史档案显示,特务徐远举因无法从她这位柔弱的女性那里获取情报,竟对她使用了极为残忍的“夹竹筷子”酷刑。 这里面的人物关系身份复杂。 在1951年黄茂才在那天被押送至刑场。 大家纷纷指责他为国民党的帮凶。 黄茂才少年时,由于家境困难,黄茂才不得不辍学。 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摆脱农民的艰辛生活,将他推荐给了当地的一个有势力的地主刘重威。 在刘重威家工作的日子里,黄茂才最终被推荐到川康绥靖的稽查处担任司书。 这一职位让他第一次尝到了脱离农民生活的滋味,但官场的勾心斗角让这他格格不入,很快就失去了这份工作。 在国民党征兵的高压政策下,黄茂才选择了进入渣滓洞看守所工作。 在这里,他遇到了江姐。 江姐因政治原因被囚禁在渣滓洞。 黄茂才作为当班看守,负责登记新囚犯。 当他发现江姐竟是自己的老乡时,内心不禁泛起一丝波动。 尽管对江姐被捕的原因一无所知,黄茂才还是下意识地表示愿意帮助。 监狱里不时传来的惨叫声,据所长所言,这里关押的全是共产党重犯。 在监狱中,所长和看守们表现出的凶悍残忍与囚犯们的书卷气质形成了对比。 黄茂才与几名狱中的共产党员,如江姐和曾紫霞,逐渐建立了联系。 黄茂才对国民党的腐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逐渐理解了共产党被如此残酷迫害的原因。 同时,他帮助这些党员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黄茂才越来越不能忍受自己可能成为国民党迫害无辜的帮凶。 他最终决定加入共产党。 黄茂才的工作主要是秘密传递情报,包括将江姐等人的讯息和遗言送出监狱,这其中包括江姐的托孤信。 随着工作的深入,他获得了党内同志的信任。 然而,随着1949年解放战争的接近尾声,国民党的溃败渣滓洞的守卫撤离,黄茂才匆忙间离开了重庆,返回了家乡。 在新中国成立后,黄茂才成为一名小学老师。 后来,黄茂才得知江姐惨遭杀害的消息后,悲愤欲绝。 意外的是,他自己也被当局误认为是迫害革命者的帮凶。 面对如此指控,黄茂才力图证明自己的清白,尽管如此,他的辩解未获信任,最终在法庭上被判处死刑。 1951年,黄茂才高声辩解,声称自己未曾害死江姐,反而曾多次助其周转。 现场的公安人员感到情况异常,决定暂缓执行,重新审理此案。 最终他在压力之下接受了一个无期徒刑的判决。 黄茂才知道,在当时的环境下,这已是最为有利的结果。 在狱中,他表现出色,赢得了几次减刑的机会,1964年,他因此被提前释放。 然而,释放后的生活并未因此变得轻松。 社会上的污名依旧如影随形。 这种情绪困扰使得黄茂才的日常生活颇受影响,饮食睡眠都不如意,家人对此感到非常忧心。 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多次向法院申诉,请求重新审理自己的案件。 法院的工作人员在见到黄茂才坚决的态度后,重新审视这个案件。 在复审过程中,黄茂才积极寻找当年能证明自己清白的旧日同事。 他回忆起曾与江姐共事的曾紫霞,得知她如今在华西医科大学担任教授后,他不远千里去寻找这位关键证人。 两人再次见面时,情绪激动,多年的误解在这一刻接触。 曾紫霞不仅答应为黄茂才作证,还联系了其他曾与黄茂才共事的党员,共同为他写信向四川省统战部陈述情况。 黄茂才的名誉得以恢复,特务的标签得以摘除。 参考文献:[1]刘邦琨.重庆渣滓洞大揭秘——近访当年渣滓洞秘密信使黄茂才老人[J].党史博采(上),2001,0(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