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面对面 肺癌专家吴一龙:我的从医之路 吴一龙,“中国肺癌第一人”,投身肺癌精准治疗近40年,带领中国肺癌诊疗事业从“落后”走向“领先”。 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上,吴一龙教授作为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杰出代表,携多项研究成果“盛装”参会,在来自100多个国家的7000余名专业人士面前,奏响了最强“中国之声”。以下是吴一龙关于从医之路的自述。 我是1982年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1977年入学,入学的时候并没有分什么肿瘤专业,也没有想到做肺癌或者别的什么癌症的研究。当时我住的是学生第四宿舍,紧挨着东风东路,马路对面就是现在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每天早上都能听到对面传来哭喊声,因为很多病人死亡,家属觉得非常绝望。那时候我就觉得癌症的治疗非常头疼,书本上只有三板斧:手术、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当时癌症治疗是非常空白,非常落后的。 在我毕业选择职业的时候,因为我是全国统考第十名,按要求可以选择留校。我就想,那我就到肿瘤医院去工作吧,反正那个地方那么差劲,在那里做出一点小东西出来,我就能够救活一批人。越是没人做的事情,就越有空间,越能做出成就。就是在这种考虑之下,我选择了肿瘤医院,这就是我当时的初衷。 到了肿瘤医院之后,我当了一名外科医生,那时候叫胸腹部外科医生。肿瘤医院分科跟别的医院不一样,它是以解剖部位来分的,比如头颈科、胸科、骨科,我在胸腹科只是做手术治疗。非常幸运,88-89年这段时间,我去到德国学习,在德国学习这段时间,我全部做肺癌手术。德国人非常严谨,甚至是苛求,正是这段严格的学习,奠定了我以后的学术基础。 德国进修回来以后,我对医院所有的病例进行了一个回顾,发现外科手术水平几十年如一日停步不前,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肺癌的生存率没有大的改变。因此我觉得必须要从我这里做一个大的改变,于是把主要精力转换到肺癌治疗这个领域,就这样,我从外科医生懵懵懂懂进入了肺癌领域。 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对现状不满,然后不断地去寻找解决办法,吴教授如此总结自己的一生,并深情地寄语年轻人,要拥抱人工智能,拥抱仿生技术,拥抱一切新技术,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看到病人在经过治疗后逐步恢复健康,让患者活得好,甚至能够治愈,是我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幸福。”吴教授说。这份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正是吴一龙教授在四十年医学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