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4,霁红釉玉壶春瓶,清雍正
P5-8,霁红釉碗,清雍正
P9-11,霁红釉梅瓶,清乾隆
P12-14,豇豆红釉暗花太白尊,清康熙
P16-18,豇豆红釉印泥盒,清康熙
红釉以氧化铜为发色剂,在还原焰中煅烧就能得到美丽的红色,但是自古以来对制瓷工匠来说,红色都是最棘手的颜色,鲜艳的红色更是极为难得。
宋代制瓷工匠发现规律并烧制出著名的钧红,元代创烧釉里红并尝试烧制霁红,明永乐时期正式成功烧制出霁红。
明中期以后铜红釉烧制技术几乎失传,直到清康熙时期才得以恢复和发展,并派生出郎窑红、霁红、豇豆红等红釉品种。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铜红釉烧制技术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P12-14,豇豆红釉暗花太白尊】
清康熙
白瓷胎,施豇豆红色釉,上有苹果红色苔斑,釉下划花纹,足跟无釉。
底为白釉,并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要想穷,烧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