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张灵甫的遗孀王玉玲要求取回她被南京政府托管的房产,工作人员也承诺会还给她。可是,房子随后就被拆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王玉玲的丈夫张灵甫,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国民党将领。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张灵甫也随之去了台湾,留下妻儿在大陆。张灵甫生前在南京有一套不到300平米的房产,解放后被政府收归国有,代为托管。 王玉玲起初随丈夫去了台湾,后又辗转去了美国。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故乡的一切都渐渐变得模糊而遥远。那套旧房,似乎已经成为过去,成为一段尘封的回忆。本来,王玉玲也没有打算去收回它。 1983年的一则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了阵阵涟漪,迅速在海外人士中传开。中国政府发布了一项新规定:凡是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如果愿意回大陆定居,政府将归还他们在解放前所拥有的房产。 抱着一丝希望,王玉玲委托国内的堂哥王胜林,专程赴南京,向政府提出归还房产的要求。令人欣喜的是,政府工作人员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然而,世事难料,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王玉玲为归还房产一事感到欣喜时,王玉玲的儿子张道宇却意外得知,母亲在南京二条巷的那套房子,已经在一夜之间被拆除了,化为一片废墟。 原来,这完全是政府工作人员的一个疏忽造成的。当年在房产托管时,有关备注写明"该张(张灵甫)眷属在解放前夕离开大陆,下落不明"。而就是这样一句看似并不起眼的备注,导致了一连串的悲剧。也许是工作繁忙,也许是考虑不周,在答应归还房产时,工作人员竟忘了核实房产的现状,直接批示了拆除。 就这样,怀着一腔悲愤,王玉玲走上了漫长的维权之路。从1984年开始,她几乎每年都会从美国飞回南京,与政府相关部门据理力争,要求给一个合理的交代。 1973年秋季,正值中美关系复杂多变之际,周恩来总理通过在海外的华人渠道得知了王玉龄女士在美国的近况。了解到她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状况后,周总理深感牵挂,迅速指示相关部门向她发出邀请,诚挚地希望她能够回国探亲游历,感受祖国的温暖和关怀。这一邀请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海外华人的关心,也昭示了叶落归根的深厚情感。 王玉龄女士接受邀请后,决定返回中国,并随同在上海浦东发展迅速的儿子定居于此。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吸引了无数像王玉龄这样的归国华人,她在这里找到了新的生活重心。为了纪念丈夫,2003年,她在浦东的玫瑰园内为丈夫立下了一座衣冠冢。碑文上刻着她亲自题写的诗句:“当年有幸识夫君,没世难忘恩爱情。四七硝烟伤永诀,凄凄往事怯重温。”这简短的诗句不仅表达了她对丈夫深沉的爱意,也记录了那段动荡岁月中的悲痛回忆。 岁月如梭,时光流转。2008年7月2日,王玉龄前往北京,参加了张灵甫将军的文化衫首发活动。尽管年过半百,王玉龄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积极的精神面貌。然而,每当提及丈夫,她的眼中总会泛起泪光,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深情与哀伤。这种情感的波动,昭示了她内心深处未曾愈合的伤口,岁月虽能淡化许多记忆,但真情却未曾改变。 由于儿子在上海从事投资经商,王玉龄选择了在这里安家落户。她不仅在物质上享受到了城市发展的便利,更在精神层面找到了寄托。玫瑰园内的衣冠冢成为她心灵的归宿,每逢清明,她都会前往祭奠,悼念那位她深爱的丈夫。然而,内心深处,王玉龄始终怀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孟良崮找到丈夫的遗骨。2007年4月28日,她终于踏上了前往孟良崮的旅程。在那座丈夫牺牲的山洞中,她献上了一束花环,表达了她迟来的追思。当得知丈夫的墓地将建在山洞之上时,她半开玩笑地提出,希望能够在墓地中为自己留下一席之地。这一举动,不仅是对丈夫深情的延续,也是她自身心灵安放的渴望。 在回忆往昔时,王玉龄常常感慨万千。她深深耿耿于怀的是,在丈夫最为痛苦和无助的时刻,她未能陪伴在他身边。这种遗憾成为她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当她站在孟良崮的山洞前,看到那个承载着丈夫生命最后一刻的地方,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她坦言,从未向丈夫表达过爱意,甚至连简单的话语都未曾说出口。这样的自责与悔恨,使她在多年后的回忆中依然难以释怀,内心深处的爱意未曾消减,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深沉。 王玉龄在参加2008年的文化活动时,虽然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但每每提及丈夫,眼中总会闪烁着泪光。这不仅是对逝去爱人的怀念,也是对自己未尽孝道的自责。她深知,时间无法抹去记忆,也无法带走内心的情感波动。她的经历,折射出无数家庭在动荡岁月中的离散与重聚,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的复杂画面。
让山东人民情何以堪,一个人民的敌人,死就死啦
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张灵甫也随之去了台湾,留下妻儿在大陆--张灵甫不是被击毙了?鬼去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