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上的山东绘就与河共兴壮美画卷# 】 盈盈一水连南北,悠悠流淌贯古今。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之间互相征战,为了运输兵士与粮草,一些国家开凿了人工水道。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下令开凿从江苏扬州到淮安的邗沟,这是文献中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大运河河段。京杭大运河在山东境内流经德州、聊城、泰安、济宁和枣庄5市,约占大运河总长的三分之一。上承京津冀、下接长三角,大运河山东段是运河历史上的咽喉要道,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滋养了深厚文脉,哺育了文化根魂。历经两千余年,这条黄金水道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从中国走向世界,京杭大运河成为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依河而生、与河共兴,流动的运河、延绵的文化、传承的遗产,汇聚成最动人的中国故事。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把镜头对准山东,透过内陆运河万吨大港梁山港航运、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南旺枢纽、微山湖生态建设和“白英治水”文化故事等内容,在变化中感受“山东之兴”“山东之美”,看见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古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