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公园土盐井盐圣泉现状。
三角盐圣庙现状。
2020年9月,80多岁的项大爷讲述他所知道的盐圣庙。
本文及下期“綦走发现”,初成于2018年上半年,后又经多次田野走访调查核实,于2020年9月17日通过自媒体对外公开分享,再转发三角镇,上报摘录收入2023年的《綦江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綦岸盐马古道文化专辑》。今年又进一步补充考证,剔伪存真,修改完善,再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商榷。 城区有股盐圣泉 2016年底,文化服务志愿者“搬螃蟹”等参与沙溪公园建设,调查当地文化资源时,特地走访了已经散迁的原址居民,了解到沙溪河畔,今南州中学“致存高远”教学楼围墙外,路人以为是生活污水净化后重排入河的那一段,原地名叫土盐井。这里冒出一股地下水,天旱不竭。经多位世居这一带的居民回忆,这股地下水在30年前的日出水量超1000立方米,现流量锐减。20多年前建设南州中学时,就在附近凿得一股温泉,文化服务志愿者们高度怀疑,可能就与此泉同源。 离这股地下水最近的居民,把“靠水吃水”的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多年前就修了几个一字排开的洗衣槽,装上水龙头,前期微小的投资,坐享终身的收益,有偿提供给附近小区居民使用。后来沙溪公园建设,顺势在这里打造了一个九龙吐水的景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掐断”了这户居民的财路,好在相互都理解。 2024年初,笔者在沙溪公园偶遇了一位93岁的李姓老人,他说,他们家族是宋代起就定居綦江沙溪至新盛一带的土著,宋、明时期的祖墓在清乾隆年间编修族谱时还有迹可寻,直到近现代的开田改土洪流中才逐渐消失。他听祖辈口口相传,这股地下水早先其实是一股盐泉,在明代曾经是杨姓产业,他们曾经在此凿井抽卤,土盐井因此而名,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明末清初就废弃了。土盐井杨家在明代还有人考取过进士,在城头立牌坊的同时,又把这股盐泉雅称为盐圣泉。 而数亿年前,巴蜀地区还是一片辽阔海洋。到距今2.5亿年左右的三叠纪,因强烈的造山运动,四周被抬升为高山陆地,中间是与海洋隔绝形成的内海,海水不断蒸发,逐渐沉积了最厚可达500米、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成为四川盐卤资源的源头。据豆瓣文库2011年4月26日发布的《“千年盐都”的骄傲: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一文介绍,“在盆地南部的今重庆市綦江县以西,四川省合江县、泸州市、自贡市以南形成了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的巴湖,巴湖在气候强烈蒸发作用下,出现含盐沉积,积聚于侏罗纪岩层中”。从科学的角度证实了綦江的地质构造里有碳酸盐岩储卤层。说明李老家族口传的古人在此开采井盐的传闻还是符合科学依据的。 李老还说,即使在原来河水清澈无污染的解放前,附近的人都愿意舍近求远,来这里担水煮饭淘菜,原因就是喝土盐井这股泉水,比喝河水或其它泉水口感更好,煮出来的食物也更鲜美。在食盐金贵的过去,这股水的含盐量虽然不足以再度制盐,但还是有一定盐分,煮出来的饭菜,肯定比一般河水煮出来的香,能喝上一口淡淡的盐水,总比一口清汤寡水爽。说明这个传言还是有相当大的可信度。 至于原址居民所说的现在流量锐减,可能又是由于近三十来年的城市建设,大规模开山填谷,钻洞打桩,导致地理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走向与从前迥异,特别是城区地面钢筋水泥硬化,地下水不能得到有效补给造成的。 三角还有盐圣庙 在三角镇彭香村,还有一座盐圣庙。 中国的盐圣,一般指上古时期生活于山东潍坊滨海一带的产盐部落首领,煮海为盐的第一人,黄帝重臣夙沙氏。 在夙沙氏之前,人们出于自身本能,或在海滩、或在湖边、或在地下矿物丰富的井水边,采集盐花,满足生理生存需要。直到他偶然间“煮海为盐”,首创华夏制盐之先河,让人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制盐,才结束了古人寻盐而居的历史,被尊为盐业鼻祖,史称盐圣、盐宗。 其后,盐业就成为了伴随人类发展最重要的产业,对盐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又被后世尊为盐神。比如,贩卖食盐第一人——商周之际的胶鬲,历朝历代的盐商都奉其为祖师爷,设牌位祭祀。还有盐铁管理第一官——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他制定中国盐政的首部大法《正盐荚》,创设计口授盐法、专卖制和禁私法,使盐业成为齐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为日后齐国在战国时位居七雄之首奠定了基础,成为了公认的盐神。 夙沙氏、胶鬲、管仲三位虽然是中华民族盐业神明的天花板存在,但他们在民间并不出名,远远不如门神、灶神、坛神、山神、土地神等的地位。也许因为门、灶家家有,人人都有求,因此都得敬重他们,逢年过节时还得虔诚祭祀。又由于古人缺乏科学知识,无法科学解释自然现象,所以全国各地大肆为山神、土地、坛神等建庙立坛,也不奇怪。 而食盐虽然人人都需要,但制盐、贩盐却与大多数人无关,人们觉得盐圣、盐宗、盐神和自己关系不大,只是行业神——在这个行业找钱的人,才舍得出钱建庙祭拜,一般都只是建立在食盐等商品流通的重要集散地,所以全国各地才少有以“盐”命名的庙。綦江有,并不代表每个地方都有,加上特殊时期的破坏,现存的以“盐”命名的庙就更少了。 2020年9月13日,“綦走发现”文化志愿服务团在盐圣庙时,遇到了80多岁的项(綦江方言,音hang,声调调值为14)大爷告诉我们,这个庙原址在塘垭村石板井大田左侧。听当地老人相传,石板井那里有块大田,有杨姓人家曾经在那里设厂制盐。由于他们是民国后移居此地,他及他的祖辈都没看到过盐厂的痕迹。 在走访中,志愿者们还了解到,盐圣庙原址菩萨塑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特殊时期,被破坏怠尽了。八十年代后,又逐渐恢复香火。大约2000年左右,又有当地信众有感于原石板井不通公路,不便香客供奉,自发募集,将该庙外迁到一公里外的彭香村范家湾独木桥公路边,仍沿用旧名盐圣庙。 距今至少四百年 84岁的陆清荣是三角、横山一带有名的神像塑型、妆彩师傅,原住三角镇石岭村,摆到这一带的庙宇,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他告诉文化服务志愿者们,塘垭村石板井就在他们赶三角场采买的必经之路旁。他曾经在盐圣庙原址的某块古碑上,看到有“万历”“进士”“盐”等字样,还记得会首姓杨。也听当地老人摆过,那里原本有盐井,是綦江城头杨姓发家后,新购置的产业。 综合李、项等老人提供的信息,笔者查阅比对清《綦江县志》卷之七《选举》,明代綦江有且只有一位杨姓进士,即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焦竑(hóng)榜进士杨为栋。该志卷之一《坊表》又载,“父子重光坊,在学署左,为万历己丑进士杨为栋立,现存”。综合推测,沙溪公园的盐圣泉、三角镇的盐圣庙均与杨为栋家族相关,至少在明万历年间就已存在,距今已有400多年。 (未完待续) 文图/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