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慈禧太后迎来了她的60岁华诞。一位英国摄影师抓拍了她的杰出瞬间,西方人士首次瞥见这位统治中国的女性的机会。 信源:慈禧皇太后的照片外交,促使列强退还庚子赔款——三联书店三联书情2020-11-02 1895年,大清风雨飘摇,甲午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然而,紫禁城内却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慈禧太后,这位晚清的实际掌权者,正在隆重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寿宴之上,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却在日后成为后世解读晚清历史的一个关键切口:慈禧太后允许一位外国使节为自己拍照。 这张照片,如同一个时代的切片,将晚清的矛盾与落后暴露无遗。 满族少女,名唤慈禧,叶赫那拉家族之女,由秀女蜕变为贵人,继而荣升太后,最终成为大清帝国的幕后掌权者,她的一生可谓是一连串的传奇故事。 在咸丰皇帝驾崩之后,慈禧利用家族的背景和其政治才智,引领年幼的载淳皇帝走上了皇位,从此开启了她几十年的“垂帘听政”时期。 虽然同治皇帝名义上统治着帝国,实际上却宛如一个木偶,大清的命运真正操纵在慈禧手中。 她所举办的六十大寿庆典,与其说是为了庆祝个人的生日,不如说是为了向世人展示她那至高无上的权威。 为了筹备这场盛宴,帝国的金库几乎被耗尽。据悉,单是慈禧的华服便耗资数十万两白银,凝聚了众多巧手匠人的心血,耗时月余方才制成,可谓中国历史上造价最高的衣装。 京城的街道和宫殿被大规模装点,六十处富丽堂皇的场景共花费了二百四十万两白银,这笔钱足以打造一艘顶级的战舰。慈禧所用的轿辇,特地打造了九顶,备有八顶以供替换,其耗资可装备成千上万的士兵。 而这时的北洋海军正与日本海军苦战,军费却紧张不足,士兵装备简陋,终致全军覆没。盛宴的奢华与战场的悲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心生酸楚。 慈禧在当时封闭的清朝,却允许了外国人拍照,这一举动在当时颇具胆识。 这一方面显示了在西方列强的影响下,清朝开始被迫接受一些外来事物,同时也展现了慈禧对自己形象的重视。这些照片流传到西方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西方世界首次目睹了这位远东神秘统治者的容貌。镜头中的慈禧,身披华丽佛衣,头戴金质莲花冠,手执甘露瓶与杨柳枝,呈现出“老佛爷”的风范。“老佛爷”这一称呼并非空穴来风。 据传,慈禧掌握大权之后,每当遇到疑难决断之事,便会燃香拜佛,祈求神佛指点迷津。 李莲英,慈禧身边的宠臣,投其所好,在后宫中修建了一座佛像,并将慈禧的形象融入其中。 慈禧得见此像,喜不自禁,从此自诩为“老佛爷”,而李莲英因此更加得宠,被戏称为“左善财”即左近善财童子。 满清宫廷中的太后慈禧,犹如一位身处时代漩涡中心的独特人物。她代表着满清皇权的威严,同时却也展现了对西方事物的复杂情感。 慈禧太后试图通过掌控“老佛爷”这一形象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同时,她对西方科技持有矛盾的态度,既有畏惧与排斥,又在形势所迫下接触并接纳了一些西方器物,如摄影技术。这种心态映射了晚清社会在动荡时局中的挣扎与无力。 慈禧太后的私生活极尽奢华,每一天都沉浸在对物质享受的追逐中。 她追求美食、华服、精致妆容,甚至在保养肌肤方面,不惜派人专门收集河蚌以取得珍珠粉。 她的浴室奢华至极,需有八名侍女服侍,并且偏爱使用新鲜花瓣沐浴,总是香气四溢。 在广大百姓民不聊生、饥寒交迫的背景下,统治阶层的奢侈享乐显得尤为触目惊心。 当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逃亡西行时,她依然坚持她的奢华行径。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危急时刻,她仍旧讲究轿子的抬乘,讲究西瓜的中心一啖,显示了她的冥顽不灵和对国家危局的漠视。 慈禧太后死后,她的陵墓遭盗掘,珍宝洗劫而空,这似乎是对她一生权欲与奢侈的讽刺。她的罪责远不止于奢靡生活,更在于政治的腐败无能,以及对国家与人民的忽视,这些都使她成为历史审判的对象。 那张在寿宴上拍摄的照片,成了历史的标志。 它既展示了慈禧太后的容貌,也折射出了晚清的衰落。照片中的慈禧太后尽管年事已高,却依旧保养有术,显得年轻许多。但背后却潜藏着帝国的颓败与人民的困苦。 慈禧太后的一生,如同晚清时代的最佳写照。她的荣辱兴衰与大清王朝的命运紧密相连。她的奢侈、政治腐败和对国家与人民的漠视无疑加速了清朝的覆亡。 而那张照片,则成为了后世反思历史、警示今人的重要工具。它告诫人们,一个国家的未来,与统治者的品质和行为紧密相关。 一个只顾私欲、不顾国家和人民福祉的统治者,终将带领国家走向末路。
倒是很像“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里的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