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一名24岁上海医学名校毕业生,响应祖国号召,来到甘肃玛曲县当医生,

喷火龙说史 2024-11-13 15:09:15

]1968年,一名24岁上海医学名校毕业生,响应祖国号召,来到甘肃玛曲县当医生,没想到不久后,他却娶了自己的“学生”,一名藏族姑娘,从此,他一辈子扎根在草原,4个儿女也留在了大草原。

(信息来源:新甘肃2024.10.22草原“曼巴”走了,他曾用一份坚持感动中国)

你听说过“生命禁区”吗?平均海拔超过3800米,高寒缺氧,交通闭塞,医疗资源匮乏,这就是甘肃玛曲县,一个曾经让无数人望而却步的地方。

1969年,一位来自上海的年轻医生,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里,开启了他长达40余年的高原行医生涯。

他就是王万青,一个将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的名字。

1968年,24岁的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

作为一名在繁华都市长大的知识青年,他本可以留在上海,享受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他心里一直有个念头,就是要到国家最需要他的地方去。

在毕业分配时,面对众多舒适的选择,他主动选择了条件最为艰苦的甘肃甘南玛曲县,这个在当时几乎等同于“放逐之地”的地方。

从上海到玛曲,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他先坐了四天火车到了兰州,然后又花了两天时间才到达甘南,接下来,他和其他毕业生一起参加了半年的集中培训。

这段时间,他不仅要适应高原气候,还要学习基本的藏语,为日后的工作做准备。

如果再做一次选择,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选了条件最艰苦的玛曲县阿万仓乡。

从甘南的首府合作市到玛曲县城要花两天时间,而从玛曲县城再到阿万仓乡还有50多公里,只能步行或骑马过去。

一路颠簸,一路艰辛,王万青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初到阿万仓乡卫生院,王万青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两间破旧的土坯房,简陋的医疗设备,寥寥无几的药品,这就是他未来工作的地方。

没有舒适的住所,没有先进的设备,甚至连基本的交流都存在障碍,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语言不通是王万青面临的首要难题。

為了能跟當地的牧民交流,他开始认真学藏语,他抓住一切机会向人请教,将常用的藏语医疗词汇记在本子上,反复练习。

他用汉字标注藏语发音,用图画辅助记忆,凭借着惊人的毅力,他很快就能进行简单的医患交流。

王万青的第一次出诊经历就充满了挑战,他骑马去了牧区,给一个烧伤的老人和一个得了急性扁桃体炎的妇女看病,路上,马受了惊,王万青从马上摔了下来,胳膊脱臼了。

在剧烈的疼痛下,他指导同行的牧民为自己复位,然后吊着受伤的胳膊,坚持完成了出诊任务。

在阿万仓乡,王万青不仅要应对各种常见疾病,还要处理一些在城市医院很少遇到的特殊病例。

他在牧民的帐篷里,用自然光照给一位患肛瘘的老人做了手术,手术条件简陋,风险极高,但他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冷静的头脑,成功地完成了手术。

1984年,王万青遇到了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挑战,一位10岁的男孩南美在放牧时被牛顶伤,腹部被牛角戳穿,肠管外露坏死,生命垂危。

由于交通不便,将南美送往县医院需要翻越一座大山,渡过七条河流,时间根本来不及。

面对危急情况,王万青果断决定在卫生院进行手术,他将两张桌子拼在一起作为手术台,用一个灯泡和手电筒照明,在几位同事的协助下,开始了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手术。

手术过程中,一位年轻的医生因为过度紧张而昏厥,王万青不得不先抢救同事,然后再继续手术。

另外卫生院的唯一一台发电机也出现了故障,王万青只能亲自去修理,经过一晚上的奋战,手术终于成功完成,南美也最终康复。

在阿万仓乡的二十多年里,王万青用自己的双手和一颗赤诚的心,守护着当地牧民的健康。

他不仅医术精湛,还积极参与高原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他骑马深入牧区,为牧民进行布氏杆菌病普查,建立全乡门诊病历,并背着X光机和心电图机,到牧民的冬窝子进行健康检查。

王万青深爱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

他与一位藏族姑娘结为伉俪,并在玛曲县安家落户,他的四个子女也都在这里长大,并选择留在这里,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他的大儿子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一名医生,继续为牧民服务。

即使在退休之后,王万青依然心系牧民的健康,他继续在县医院指导外科手术,还给前来求诊的牧民看病发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医生的仁爱和一生的奉献。

在中国,有很多医务工作者和他一样,他们在基层辛勤工作,不求名利,用自己的努力保护着大家的健康。

他们是时代的标杆,国家的脊梁,值得我们永远尊敬的英雄,他们的故事会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王万青的故事,不只是一个医生的故事,更是关于奉献、坚守和爱的故事。

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一部感人至深的高原史诗。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