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曾国藩胞弟的曾孙女曾昭燏,登上了南京灵谷寺,随即纵身跃下。事后,人们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1-13 15:41:20

1964年,曾国藩胞弟的曾孙女曾昭燏,登上了南京灵谷寺,随即纵身跃下。事后,人们在她的大衣口袋中翻出了一张字条,上面留有短短8个字,却让人潸然泪下。 而更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这位女士生前最后的时刻并无任何异常。 据目击者回忆,就在跳塔的前十几分钟,她还说要到寺里散散心,神态如常,丝毫看不出轻生的迹象。 直到人们在她的遗体旁,发现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只有区区八个字:“我的死与司机无关”,令人读之潸然泪下。 这位不幸罹难的女士,正是我国考古界的泰斗级人物——曾昭燏女士。她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女性考古学家,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位女性博物馆长。曾昭燏为中国的考古事业奉献了毕生心力,建树颇丰,堪称典范。 曾昭燏生于1909年的湖南长沙,出身名门望族。她的曾祖父就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家学渊源,人才辈出。尽管曾家到了昭燏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但优良的家风家教并未就此失传。自幼沐浴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耳濡目染,曾昭燏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慧根和才情。 20岁那年,曾昭燏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她最初选择的是国文系,可能因为她对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不久之后,她决定将主攻方向转到外文系,这一决定标志着她对更广阔世界的探索。外文的学习不仅使她能够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思想和文化,也为她日后进入博物馆学领域提供了语言优势。 26岁时,曾昭燏跟随哥哥远赴英国留学。这个时期正是她眼界大开、增长见识的重要阶段。在英国,她游历各地博物馆,细致观察和学习西方的博物馆管理模式和陈列方法。 她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世界上丰富多彩的文物,通过参观、记录和研究,她加深了对文物保护和展示的理解。这些宝贵的经历让她认识到,文物不仅仅是历史的物质遗存,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在德国,她在柏林国家博物院和慕尼黑博物馆实习了一年,亲身参与文物整理、展示设计和馆藏管理,进一步掌握了专业技能。 这段实习经历使她积累了大量的实务经验,为她将来从事博物馆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许多文物专家选择坚守岗位,守护国家的文化遗产。曾昭燏毅然决然地回到中国,投身到保护国宝的工作中。 当时,她受聘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专门设计委员,这在充满危险的抗战时期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职务。 她在工作中展现出极大的责任感和细致的态度,肩负着保护与迁移文物的艰巨任务。当时的博物馆界几乎由男性主导,而曾昭燏是其中少数甚至唯一的女性。 她在这支队伍中不仅独树一帜,也坚定地完成了许多艰难的工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力量与坚韧。 新中国成立后,曾昭燏成为南京博物院的院长。 这一职位意味着她不仅要承担起管理重任,更要在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她迅速上任并着手制定一系列严格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严禁文物工作者私人收藏古董。 这一规定体现了她对公正管理的重视和对国有文物的敬畏,她深知文物属于全社会,私人收藏只会影响文物的集中管理和保护效果。 她不仅以言教人,更以身作则——她自己从不私人收藏任何古董,甚至将偶然得到的一件清代同治年间瓷器捐献给了国家。曾昭燏的行为不仅展示了她对文物的无私热爱,更彰显了她作为文博事业守护者的坚定立场。 在她的带领下,南京博物院逐渐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她将国外的博物馆管理经验引入到南京博物院的日常运作中,不断提升博物馆的展示水平和学术研究水平。 同时,她积极推动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工作,使得更多普通民众能够接触、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她的影响下,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存放之地,更成为了重要的文化教育场所。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事业如日中天、前程远大时,曾昭燏的家庭却接连遭受了一连串的不幸。 一向重情义的曾昭燏,面对至亲骨肉的悲惨遭遇,感到万分痛心和无助。但她又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失去亲人的剧烈悲伤,如影随形地折磨着曾昭燏。 渐渐地,这个坚强乐观的女性,再也无法承受生活的重压。 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整日愁眉不展,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生活对她而言,已如同一潭死水,没有一丝生机和色彩。 终于,曾昭燏做出了一个众人难以理解的决定。 她独自来到南京东郊的灵谷寺,登上了高高的宝塔。 在那里,这个饱经沧桑的女子,回顾自己56年的坎坷人生,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悲凉。 就这样,她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今,曾昭燏虽然已经长眠地下,但她为中国考古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将永远为后世铭记。她以自己的学识和智慧,踏遍大江南北,发掘和保护了无数国之瑰宝。 南京博物院珍藏的一件件文物,都凝结着曾昭燏的心血。这些文物见证着一个盛世的辉煌,更映照出曾昭燏高尚而悲壮的人生。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