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大三学生罗中立画了一幅油画《父亲》,轰动了整个画坛,国家给了他400元的收藏费,没想到如今这幅画却成为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1981年的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上,有这么一幅作品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而画面里的人物却是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这幅油画被命名为《父亲》 《父亲》的作者是罗中立,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届入学的大学生,1981年的罗中立已经是大三学生了,那年他已经33岁了。 由于年少就对绘画充满向往,尤其是自己的父亲就是一位艺术爱好者,亲力亲为给罗中立打开了艺术的大门,于是,罗中立很小的时候便确立了要通过绘画进入艺术殿堂的伟大目标。 少年时代,为了咨询考学情况,罗中立曾靠着一双腿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只为了对川美附中的情况了解的更多一些。 后来他幸运的考上了这所学校,毕业后,按照当时的教育理念,像罗中立这样的并非贫苦出身的学生,都要下放到农村去亲自体验劳动的艰辛。 罗中立在四川的乡下和农场就这么干了十年,也正是这十年,他认识了自己的妻子,并顺利和其结婚生子。 但听到国家终于重新招收大学生的罗中立还是想为了梦想再努力一次,虽然这十年间他也一直在坚持绘画,但他知道,他画出的东西还是少了理论的支持。 好在妻子和丈母娘都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就在罗中立犹豫不决是不是要这么果决时她们劝说罗中立赶紧报考,结果罗中立还真搭乘上了高考报名的末班车,在最后时刻把自己的名字报了上去。 上天从来都不会辜负努力的人,罗中立不出意外的被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录取,并开始了在这条通往艺术的康庄大道上努力狂奔。 在学校,罗中立都是同学们眼中温柔的大哥哥,他们那一届在以后不乏名人,但随便找一个罗中立的同学都会对罗中立的为人赞不绝口。 学习油画三年,恩师建议他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以真情实感的方式融入油画,联想到友善的同学、谆谆教导的老师、爱批评他的教导主任、爱他的妻子和儿女,以及他魂牵梦绕的大巴山,罗中立还真的心有所感。 但这只是一时的感觉,罗中立觉得自己下面要作的画必须再让自己重返自己奔波十年的大巴山,可能也就只有那里,能让他的所思所想以及对他走过的土地形成一种具象的画面,然后才能流畅的把想要表达的情感绘在一幅油画上。 就这样,罗中立又请假来到了十年前自己寓居的农户邓开选家,和熟悉而热情的人们一一见面后,又在回老家后一处公厕旁遇到守着粪肥的老农民。 这些形象终于促成了罗中立下笔,他把自己关在房间,一点一点的描绘那种伟大又深沉的朴实感情,终于,一幅夹杂多种原型的老人蹲坐在地上喝水休息的情景便展现在了罗中立眼中。 罗中立被自己的画震撼了! 后来,他拿着这副宝贵的油画,来到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的评审现场,而其中一位专家在对这幅画大加赞赏的同时又给了一个关键性的建议。 小罗同志,你知道嘛,你这副画肯定会把所有人震撼的无以复加,但是,油画还是有一处尚显不足的地方,那就是你命名为《我的父亲》的油画,该怎么区分这是旧社会的农民还是新时代的农民呢?如果在老人耳中添上一支圆珠笔,你觉得是不是就能作出区分了呢? 罗中立欣然采纳,更多的建议也小心的被专家提了出来,最后罗中立只把圆珠笔加在了画中老人的耳间,并把油画重新命名为《父亲》。 而这,就是《父亲》这副油画的诞生!它当年获得了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并被中国美术馆以400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藏了下来,现在,这幅画被人们估计其价值可能要处在3亿还不止,但罗中立毫不在意画作价格的涨落,他只是会为这幅画得到大家的喜欢而感到开心,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