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什么两次给刘胡兰题字 刘胡兰,山西文水人,10岁加入儿童团,14岁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推翻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4岁该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7年1月被叛徒出卖遭阎锡山反动派包围,看着同志们一个个接连被敌人用铡刀铡死在面前,但她面对铡刀毫不畏惧,坚决不自白不出卖同志,喊出了“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口号后英勇就义,牺牲时不到15岁,是我党年龄最小的女烈士。 第一次题字:刘胡兰牺牲后,新华总社将刘胡兰的事迹通稿发往全国解放区的报纸,解放日报和晋绥日报进行了刊登,将刘胡兰的事迹传遍了解放区。晋绥军区战斗剧社创作《刘胡兰》歌剧,排练过程还受到贺龙指示。排练成功后在各地方和部队演出,受到彭德怀的肯定。延安各界慰问团在山西慰问时,吕梁地方想请慰问团副团长张仲实题字,但张仲实谦虚地认为自己写不合适,表示回到延安汇报,请中央负责同志写。张仲实回到延安后向任弼时汇报了刘胡兰的英勇事迹,并转达了吕梁地方想请中央题字意愿,看能否让毛主席题字?1947年3月,任弼时向主席报汇,主席听了后心情沉重,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遗憾的是,题字送达文水县后,因解放战争原因不慎遗失。 第二次题字:解放后1956年山西纪念刘胡兰英勇就义10周年,共青团山西省委恳请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重新题字,中共中央办公厅将此报告呈交给毛主席。 1957年1月,毛主席收到报告后,第二次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这次题字并没有具体的年月日时间,主要为的是体现“重写”的含意。题字后送到文水县云周西村刘胡兰烈士陵园。 写在最后: 放在当下10岁还是个小孩,还在父母亲怀抱里撒娇,15岁还是个懵懂少女,仍在父母的呵护之中,而刘胡兰10岁就开始干革命,面对血淋淋的铡刀毫不畏惧,是何等忠贞的信仰。我们如今安定幸福的生活正是这一个个数不清的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让我们向女英雄刘胡兰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