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长影花旦,宋晓英,姜黎黎的表演谁更胜一筹?
七十年代后期,长影自主培养了大批青年演员,以上两位女演员,均出自当年的长影培训班。她们的老师是长影的老演员,但主要教授表演的是长影的不怎么入流的演员刘彤彦。此人六十年代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长影领导才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他。但他本人并不是出色的演员,虽毕业于北电,但本人造诣不深,所以带出的学生难免跑偏。
长影培训班出来的学生表演普遍流于表面形式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拧眉立目,翻眉瞪眼,苦大仇深。男女演员重复一个表情,带有明显的样板戏作派,缺少深层次的内心体验。所以八十年代初,长影的重点片大多外请演员演主角,安排本厂演员跑龙套。比如潘虹,方舒,李羚,刘晓庆,顾永菲等都是在长影走红的。
初进长影时,宋晓英的表演也同长影培训班的其它演员一样表演夸张,做戏痕迹重,这一点无需多言,我们返回头看看她初期作品《平原游击队》《锁龙湖》《丫丫》就知道了。但宋晓英是个悟性特别好的演员,进入八十年代,她完全摆脱了长影培训班的“刘彤彦模式”,表演趋于沉稳,自然。即使演《刑场上的婚礼》陈铁军这类英雄题材的角色,她也处理的不卑不亢,从容不迫,波阚不惊,演技如行云流水一样顺畅,自如。而她在《十六号病房》中塑造的刘春桦,细腻内敛,呈现出教科书级的演技,让她成为长影第一个拿金鸡奖的演员。她淡定从容的演技和大气知性的气质也引起北,上两大电影制片厂的注意,北影迅速出击,邀请她拍摄了《夕照街》。上影厂多次邀片错过档期,九十年代如愿邀她主演了《烛光里的微笑》,而她凭此片再次获得金鸡奖影后桂冠。这个成绩,长影历史上无人打破,而她至今仍奋战在影视笫一线上,成为老戏骨一般的存在。
姜黎黎如果不是遇上《红牡丹》剧本,真的很难想像她这样的演员在长影能否闯出名气,她的领悟力差,表演停留在拧眉立目,惊慌失措最简单的表演模式上,可以这么说,她的水平是我们乌兰牧骑演员的水平,不具备大女主的定海神针气质,她在《神圣的使命》《红牡丹》中的表演让我们时时感受到舞台戏剧,和样板戏作派,所以《红牡丹》后。接拍过几部戏后再无辉煌。
两位长影花旦,姜黎黎漂亮,但演技泛泛浅。演技最好,成就最高的是宋晓英。这一点毋庸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