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武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至此,武汉提出建设“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已获批港口型、陆港型、武汉—鄂州空港型、商贸服务型4个。
“自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以来,武汉积极打造示范样板,始终将延链补链强链作为服务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有力抓手,通过强枢纽、畅通道、促合作,深化交通物流与现代产业体系的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固本强基重点项目实施高效能级优化
5月28日,武汉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建设项目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保税物流中心(B型)及配套项目普洛斯武汉航港物流园开园运营,标志着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口岸功能进一步增强。
“借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政策东风,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推进强枢纽建设,大力推动45个重点项目陆续实施并发挥效用,在铁水联运能力、集疏运体系、设备更新升级、信息化建设方面持续发力,牢牢夯实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基底。”武汉市补链强链工作专班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45个补链强链重点项目中,建成投运或部分建成投运项目27个,总体形象进度达80.3%。项目完成投资90.71亿元,吸引带动社会投资48.16亿元,基本形成了阳逻国际港、吴家山国际陆港、天河国际空港三大国际物流枢纽发展格局,实现主要枢纽多式联运换装1小时完成率达100%,主要枢纽标准化运载单元使用率达80%以上。
互联互通多式联运打通堵点稳链保供
按照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的统一部署安排,武汉市交通运输局聚焦真正打通武汉港集装箱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实现铁水联运无缝衔接,打造“港站同场、运输同场、关检同场、信息同场”的长江内河集装箱铁水联运枢纽典范。
推进铁路进港——武汉阳逻国际港集装箱铁水联运,创建铁水联运港站封闭一体化运作模式。
实施智慧运营——武汉阳逻国际港集装箱铁水联运,通过全港区覆盖的5G网络,实现集卡无人驾驶、铁路和堆场轨道吊远程操控、火车车皮和集装箱自动识别、火车自动定位、岸桥智能理货、智能闸口等场景落地,港口生产作业效率提升20%至30%。
发挥枢纽效应——武汉阳逻国际港集装箱铁水联运,构建“干支衔接、枢纽集聚”联运网络,大力发展江海联运、铁水联运业务。
出海向新服务品牌货通全球链通世界
今年10月23日,一列满载55个大柜汽车KD(散件组装)件的中欧班列(武汉)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启程,18天后抵达俄罗斯克鲁戈洛耶波列。湖北至俄罗斯又增添一条国际物流新通道,为中俄两国贸易往来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俄罗斯新线路开通后,中欧班列(武汉)跨境运输线路增加至56条,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18个城市和地区。今年前三季度,中欧班列(武汉)共开行出境班列389列、32330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41.45%、42.94%。
今年6月,汉欧国际物流园的投用,进一步拉近了中欧班列(武汉)与仓储的距离。“作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项目,园区水铁公空立体化交通优势可实现与中欧班列(武汉)无缝衔接。”汉欧国际物流园区总经理肖运涛表示。
为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核心功能,推动建设沿海与内陆地区互联互通的统一市场,武汉成立了“沪汉联盟”“湘鄂赣组合”,协同打造长江流域内河集装箱“水上高速”,航线联盟年运输能力达50万标准箱,集装箱货物经武汉至上海航线接力出口至海外目的地时间由原来的5天以上压缩至3天以内。
2024年是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实施工作的收官之年,武汉市将继续发挥好补链强链领导小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领导小组等工作机制作用,保障重点项目如期建设、高效运营,围绕支撑长江经济带上的“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谋划推动一批补短板、强功能的后续项目,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持续发挥武汉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贡献武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