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慈禧凶狠下旨:“勒令庄亲王自尽!”钦差葛宝华,找了一间空房,悬挂白绸在梁上,手一指,就让庄亲王在这死。葛宝华怕生事端,让蒲州知府派兵弹压。庄亲王的门房一看钦差来了,特地放炮迎旨,扰了庄亲王的美梦。 1900年6月,位于京城的清政府和义和团联合起来,发动了对外使馆的攻击。事件的导火索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冲突:德国公使克林德在街头与清军发生争执,最终被击毙。此事如火星引燃了满腔怒火的列强,八国联军迅速集结,准备进攻中国的心脏北京。这场突如其来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庚子国难的爆发。 在这一历史的拐点上,慈禧太后作为清朝的实际掌权者,深陷在对西方列强的敌意中。而她的决策,直接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动。清朝内部复杂的权力斗争,也在这一时刻显现无遗。慈禧太后的决策并非孤立行动,她背后有一群坚定的支持者,尤其是在清宗室中,那些如庄亲王载勋等人的推动,最终让这场灾难的种子得以埋下。 载勋作为清朝第十代庄亲王的继承人,一直在清朝政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出身于显赫的王室家族,是清朝第九代庄亲王奕仁的次子。咸丰三年出生的载勋,早年便显露出在军事上的能力与忠诚。在清朝晚期,他因在军事和政治上的积极支持慈禧太后而被任命为京师步军统领,这一职务使他掌握了相当大的军权。 然而,载勋的信念并不建立在理性的判断上,而是深深扎根于对传统的执念。他对当时正在兴起的义和团运动抱有强烈的信任,甚至不惜抛开自己的亲王身份,装扮成拳民的模样,亲自学习义和团的“神功”。 在他眼中,义和团所宣扬的“扶清灭洋”的口号是一种反抗外来侵略的象征,也是他自己对清朝王朝命运的捍卫。他深信,借助这些“神功”,清朝不仅能抵御外来侵略,更能通过这一运动铲除改革派,确保传统的统治方式不受威胁。 然而,正是这种不理智的盲目支持,导致了清朝政府在面对列强的压力时,做出了愚蠢的决策。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载勋与其他保守派官员一道,利用义和团的力量,决定对外使馆和侨民展开攻击。他们期望通过义和团的武力,迫使西方列强撤退,从而恢复清朝的尊严与权威。 5月初,天津的外侮局势已经恶化,八国联军成功攻占了大沽口。到了6月,局势已经完全失控。6月19日,清政府下令停止保护外国使馆,并要求各国外交人员尽快撤离。这一决策无疑加剧了列强的愤怒。 第二天,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清军与义和团联手进攻东交民巷,使馆区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尽管清军人数众多,义和团气焰汹汹,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军事训练,且义和团的“神功”对现代武器几乎毫无抵抗能力,战斗以失败告终。 此时,清政府内部的分歧更加明显。以荣禄为首的主和派,深知与列强的对抗已经无可避免,开始悄悄做出妥协,命令清军不要全力进攻,甚至指挥精锐部队向义和团开火。这一举动导致了义和团与清军的内部分裂,也使得原本有些许胜算的局面迅速恶化。尽管战斗持续了56天,但最终的结果是洋人死伤不多,而清军与义和团的伤亡却惨重。 随着八国联军的步步逼近,北京最终在1900年8月14日沦陷。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在列强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携带朝廷的重臣和一部分家属逃往西安。然而,逃亡之路并不顺利。慈禧太后虽然试图通过任命亲王如载勋等人维持政权的控制,但事态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在北京沦陷后,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对“庚子国难”的责任人进行严惩。作为这场灾难的主要推手之一,载勋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替罪羊。尽管他曾是慈禧太后的亲信,但在此时,他的命运已注定。列强的压力让慈禧不得不屈服,在1889年8月下旬,将载勋从其所处的山西浦州秘密召回,宣判其死刑。载勋在得知自己命运后,依然保持着坚强的态度。他在临死前自尽,面对使者,他冷静地说道:“钦差办事真周到,真爽快。”
有尿性!
在那天崩地裂的时代还保有着血性 尊严,对于清末宗室来说很难得。尽管没走对路但我们不能奢望太多,毕竟对他那时来说那条路没人趟过?好歹给后人留下了念想
胡说八道
本来慈禧也在被杀之列,李鸿章力保,让慈禧逃过一劫。
时间乱七八糟,到底是1889还是1901
就事论事请不切瞎扯那么多。
在那个年代、神仙也没辙!
不要老是炒冷饭无聊
无知
庄亲王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