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25日,隆化的巨响之后,董存瑞烈士没有留下遗体。爆炸现场,战士们四

紫蓝谈社会新闻 2024-11-15 15:11:54

1948年5月25日,隆化的巨响之后,董存瑞烈士没有留下遗体。爆炸现场,战士们四处寻找班长的遗骸,然而除了那一只孤零零的鞋,一无所获。为了纪念英雄,董存瑞烈士墓的墓碑后面,有一扇小铁门,推开门,正中央放着一口四尺长的棺材,上面贴着董存瑞的画像,棺材里面放着一个木牌,用朱砂写了九个字:“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27年后,人们终于找到了董存瑞的照片,这才看清了他的真容。   1940年,11岁的董存瑞,在亲眼目睹侵略者的暴行,听闻日军"烧光、杀光、抢光"的残暴行径后,心里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   当八路军打进村庄,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时,董存瑞对这些抗击日寇的英雄们产生了由衷的敬仰。   当时,中共地下党员王平在南山堡村开展工作。他所代表的共产党员经常关心百姓疾苦。一次次相处后,王平点燃了董存瑞投身革命的热情。   当听到石裕民烈士舍身堵枪眼的事迹时,董存瑞紧握双拳,坚定地说:"我一定要加入共产党,像英雄们一样,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抗日战争的烽火,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少年英雄。在王平的悉心培养下,年仅11岁的董存瑞成为了儿童团的团长,带领南山堡的孩子们参与抗日斗争。   尽管个子不高,年纪不大,董存瑞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机智和勇敢。当日军"扫荡"到村里,董存瑞冒死将王平藏进破草席,骗过敌人,保护了这位地下党员的安全。   15岁那年,董存瑞和18岁的姑娘卢长岭结为夫妻。同年,王平不幸被叛徒出卖,壮烈牺牲。   得知噩耗的董存瑞泣不成声,发誓要替恩师报仇。少年郎毅然投身抗日民兵,带头开展破袭活动。   无论挖沟、锯电杆、拔据点,小董存瑞总是冲在最前面,小妻子卢长岭也总是默默相助,为丈夫望风守候。   1945年,董存瑞终于实现了参军入伍的愿望。然而,离家那日,董存瑞没有告诉年迈的父母。   面对泣不成声的妻子,他只说了一句"打败鬼子,咱们就团圆"。谁知,这一别,竟是永诀。   穿军装的董存瑞,褪去了稚气,增添了英武。他既能冲锋陷阵,又能照顾战友。每逢驻扎村庄,小董班长都把自己的干粮分给乡亲。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董存瑞宁可自己饿着,也要让乡亲们多吃一口。   在一次遭遇战中,敌人的火力凶猛异常。就在指挥员牺牲,部队陷入混乱之际,年仅16岁的董存瑞挺身而出,代理指挥,稳定了阵脚。   这一仗,董存瑞被任命为6班班长,成为全连最年轻的班长。   1947年,年仅18岁的董存瑞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在战斗中更加勇敢,面对困难更加坚强。每次冲锋,只要看到董班长冲在前面,大家就有说不出的劲头。   可战争的残酷,超出了人们的想象。1948年5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华北解放区的版图不断扩大。   热河省隆化县,国民党重兵盘踞,龟缩顽抗。为配合东北战场的作战,董存瑞所在的部队奉命攻克隆化。   5月24日晚,6连召开战前动员大会,确定董存瑞为爆破组组长。   面对战友们,董存瑞语气坚定:"为了新中国,我们就是化成泥土,也要填平隆化的壕沟,让大家踩着我们的尸体把隆化拿下来!"   25日凌晨,硝烟四起,枪林弹雨中,董存瑞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仅用半天时间,爆破组就炸毁敌军3个碉堡。   战斗进入白热化,胜利的曙光近在眼前。就在此时,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突然开火,阻断了我军的进攻步伐。暗堡火力凶猛,伤亡惨重,三个爆破组前赴后继均告失败。   "我是共产党员,让我去!"董存瑞再次请战,他明白,攻克这个暗堡,事关全局。   避开敌人密集的火力网,董存瑞巧妙地突入桥底下的死角。左腿负伤,血流不止,他却浑然不觉。   面前是光滑陡峭的桥墩,暗堡底部距离河床近两米高,怎样才能把炸药包固定在墙上?   董存瑞焦急地观察着,耳边是战士们中弹倒地的惨叫,还有越来越近的冲锋号……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董存瑞目光坚定,举起炸药包,用自己的身体支撑,左手死死抱住桥墩,右手奋力拉燃导火索。   就在最后关头,他回头望了战友们一眼,高喊一声:"为了新中国,前进!"   刹那间,天崩地裂的巨响淹没了一切,硝烟散尽,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战友们扫清了前进的障碍。那一刻,一个少年,化作一座永恒的丰碑,矗立在隆化的土地上。   董存瑞牺牲的消息,传遍三晋大地,举国悲恸。从南山堡到隆化,万千百姓自发来到烈士墓前,献上一束束白花,泪水掩面。   在河北省隆化烈士陵园,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烈士塑像,塑像上,董存瑞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猛拉导火索,目光坚定而凝重。   每年,陵园都会接待数十万人前来瞻仰参观。一代代中国人,从董存瑞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     参考资料:新华网——《战史今日5月25日:董存瑞舍身炸敌碉堡》 图一是董存瑞烈士的照片;图二是影视照片董存瑞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