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敢做啊。”2022年9月,福建厦门,一五金厂老板承接一笔国外订单,为其订制578套“电池盒”等物件,完工后,老板先行邮寄501件,谁知这批物件竟然是AR15枪支上的扳机,被警方查获后,老板以及业务员纷纷被逮捕,在法庭上,老板称当初交易时,他只是以为客户是一家真人CS的老板…… 信息来源:原文登载于红星新闻在2024年11月6日关于《五金厂老板“卖零件”给外籍客户,被控非法制售枪支!客户称是电池盒》的报道。 做外贸怎么就变成了军火倒卖?这究竟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揣明白装糊涂? 2023年,厦门,董老板的五金厂一片萧条。机器停摆,工人散去,曾经年营业额超2000万的辉煌,如今只剩一地鸡毛。 2022年9月,董老板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接到一笔来自外国客户“纳赛尔”的订单。订单内容是生产一种特殊零件,董老板和工程部都不认识这玩意儿。 业务员小寇按照流程询问用途,纳赛尔说这些是给自己经营的三家射击俱乐部用的,不会对外销售。这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董老板便放心地接下了订单,安排生产。 2023年4月,第一批501套零件完工。纳赛尔催得紧,董老板联系了长期合作的广东船运公司发货。 这批货物在广州海关被查扣了。船运公司的工作人员都是老江湖,一眼就看出这些零件不是普通的五金件,而是枪支部件,于是立马报警。 经警方鉴定,这些“电池盒”竟然是AR15步枪的扳机,还能和警方样本库里的AR15扳机互换使用。董老板听说货物被扣了,立刻给纳赛尔打了电话。 纳赛尔还是坚持说那些东西只是“电池盒”。董老板居然信了,没再深究。几个月后,警方在董老板的工厂里又发现了77个能用于AR15步枪的击锤和枪管节套。这下,董老板和小寇因为涉嫌非法制造、买卖、邮寄、储存枪支被抓住了。 董老板和小寇的辩护律师试图以“不知情”为他们辩护。但“不知情”就能逃脱法律制裁吗?董老板确实对枪支及其零件不了解,纳赛尔也刻意隐瞒了真实用途。 但这并不能成为开脱的理由。不懂法不等于可以违法,犯法就要承担后果。董老板的案例提醒我们,对于外贸人来说,了解相关法律是基本要求。 董老板在整个事件中表现出的法律意识淡薄令人震惊。他轻信纳赛尔的一面之词,没有对客户身份和经营活动进行任何深入调查。 董老板的案例反映了外贸企业在管理上常见的不少问题。企业往往不太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在处理敏感物品的进出口时。 在国际贸易的大潮中,想要乘风破浪,就必须敬畏规则,合法合规经营。否则,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对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