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了就回来看看。”儿子牺牲34年后,父亲靠捡垃圾为路费,终得以在烈士陵园看到儿子的墓碑,看到的第一眼,他痛哭不已。 这位父亲叫任承水,来自山东邹县。1984年,送别17岁的儿子任泉伟上火车时,他的内心有掩饰不住的骄傲。 那年,儿子参军入伍,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身着军装、胸前的大红花是全家人最引以为傲的荣耀。可是,这一别,竟是永别。 任泉伟,从小在山东的农村长大,听着英雄故事,唱着爱国红歌,梦想着有朝一日穿上军装,保家卫国。 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未结束,他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军,体格健壮的他毫无悬念地入选了。对于他的父母来说,这既是自豪,也是隐隐的担忧。他们害怕那个“意外”会早早来到,但也无法阻挡孩子的梦想。 带着这样的复杂心情,任泉伟的父母亲自送他上了火车。母亲挥舞着小国旗,一边激动,一边流泪。 可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列车的终点,不是归乡,而是永别。 入伍后,任泉伟被分配到云南边境,加入了对越反击战的老山收复战役。 战争无情,战场上空炮火密布。20岁的任泉伟和战友们奔赴前线,明知生死未卜,但没有丝毫退缩。任务艰巨,敌军埋伏不断,他们这一队战士不仅要冲锋,还需要有人去吸引敌军火力,为战友们开辟前进的道路。 作为年轻战士的任泉伟,与战友们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方,不幸在半山腰处中弹,英勇牺牲,成为收复战役中牺牲的首位战士。他的遗体上,战友们发现了一张染血的入党申请书,那是他满腔热血未竟的志愿。 消息传回家乡时,他的父母顿时崩溃,母亲当场晕倒。任泉伟的父亲强忍悲痛,支撑起家庭,而母亲则因丧子之痛,一病不起,几年后郁郁而终。她临终前唯一的愿望是“去儿子的墓前看看”。 儿子牺牲了,家里的重担落在任承水肩上。母亲去世,小儿子智力发育迟缓,生活的艰难,让本就贫寒的家庭愈发困窘。为了谋生,年迈的任承水不得不靠拾荒为生,维持一家生计。 但他从未放下对儿子的思念,总是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得去看看儿子。” 然而,从山东到云南,路费高昂,他一辈子攒下的钱,也仅仅够维持日常的基本生活。有人建议他去找政府,但任承水坚持不麻烦国家,心里默默下定决心,用自己的方式攒下前往云南的费用。 34年里,任承水省吃俭用,靠捡破烂积攒钱,支撑起一个破碎的家庭,完成了对妻子和儿子的承诺。 2018年清明节前,任承水终于凑够了前往云南的路费,他带着小儿子,踏上了这条苦盼了34年的路程。火车上,他自带的干粮、煎饼和矿泉水,和行囊里一件件简单的祭品,都是这位父亲的倾尽所有。 绿皮火车晃晃悠悠驶向云南,经历几天几夜的颠簸,任承水忍着腰椎疼痛,紧紧抓着自己心心念念的目标:烈士陵园的6台47号墓碑。儿子牺牲34年,他终于要见到这张久违的脸了。 麻栗坡烈士陵园中,烈士的墓碑整齐排列,任承水一步一踱,颤颤巍巍地走向守墓人指引的方向,找到了儿子的墓地。墓碑上的照片,年轻而坚毅的面孔,那是他朝思暮想的儿子啊! 任承水的眼泪如雨般洒落,他轻轻抚摸墓碑,仿佛终于触碰到了儿子。失去儿子的痛苦伴随了他34年,而今,这份沉重的思念终于有了依托。 “儿啊,爹来看你了!”任承水颤抖的声音轻轻哽咽,喃喃自语。他一边摆上自带的贡品,点燃一柱香,叩下三次,仿佛把多年来的心愿与思念都带到了儿子身旁。 老人久久不愿离开,似乎在这一刻想要把儿子的面孔深深刻在心里。他望着儿子的遗像,仿佛儿子就在眼前。 一旁的学生们默默为这位老人敬礼,目送这对父子的迟来重逢。年轻一代在这一刻感受到英雄的重量,也明白了和平的来之不易。 “如果你还活着,今年也该54了。”任承水对着墓碑喃喃。34年,父子终于重逢,尽管已是阴阳两隔,但这份跨越千里的情意已深深埋在青山之间,长留人间。 清明时节,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任承水的心愿终于了结,虽然未来不知何年何月能再来祭拜,但他知道,无论山高水远,这份血脉相连的亲情永不会改变。 当他离开时,轻轻说了一句:“儿子,想家了就回来看看。” 这位父亲的背影在山中渐行渐远,留下的是对故人最深切的怀念和对世人最沉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