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军事科学院副政委钟期光上将因病瘫痪,他的2个儿子参军无门。2个孩子没

运赛过去 2024-11-15 19:23:45

1972年,军事科学院副政委钟期光上将因病瘫痪,他的2个儿子参军无门。2个孩子没有办法,登门求助了粟裕伯伯,引得粟裕伯伯连连落泪,讲:“你们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我给你们做担保,送你们去参军。” 经过多年的艰苦斗争和巨大的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在1949年诞生。那些曾经穿越硝烟战火,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们,都是从贫困落后的旧社会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伟大时代的。他们并未因胜利而停下脚步,享受功劳,而是继续在国家建设的前线上,日夜辛勤耕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前辈的榜样,后代们也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逐渐成长,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栋梁。而钟期光一家,便是这样一支具有革命传统的家庭。 钟期光,1909年生于湖南省,小时候家境贫寒,4岁便被送进私塾接受传统教育。在中学时期,他开始接触到新兴的进步思想,并为此深受启发。毕业后,钟期光投身教育行业,先后在小学任教的同时,还开办夜校,向农民传播先进思想,并组织农民运动,积极参与社会变革。1926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的一员。 1928年,钟期光积极参与了平江起义,并在起义后领导了农民运动。两年后,他被调入红5军,参加了长沙战役,奋勇作战。在红军主力长征离开后,钟期光坚守湘鄂赣根据地,虽与中央失去联系,面对敌强我弱的困境,但他依旧带领军民开展游击战争,不畏艰难困苦,顽强抗敌。 钟期光不仅在敌人重压下坚持了三年之久,而且培养了大量的骨干力量,为后续的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钟期光与妻子以及他们的子女,始终秉承着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信念,克服了无数困难与挑战。 就在钟期光上将为国防事业殚精竭虑之时,1972年一场大病却悄然来袭,让这位昔日的铁汉英雄无力抵抗,病魔缠身,半身瘫痪,他最牵挂的,还是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是子女们能否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砥砺前行。 随着钟期光上将病情加重,他最牵挂的两个儿子也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这两个自小耳濡目染,立志要像父亲一样报效祖国的热血青年,多次提交入伍申请,却总是遭到拒绝。面对父亲日渐沉重的病情和自己参军无门的困境,他们心急如焚,四处求援。 起初,钟期光上将的儿子们满怀希望地找到父亲昔日的战友,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然而,现实却如一盆冷水浇在他们头上。不少曾与钟上将出生入死的老革命,如今却对他儿子们避而不见,甚至关门不纳。他们惧怕被牵连,害怕影响自己的仕途。 就在他们几乎要绝望之际,钟期光上将最信赖的战友粟裕大将浮现在脑海。带着最后一丝希冀,他们来到粟裕大将家中,将自己的处境和父亲的病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粟伯伯。听完他们的诉说,粟裕大将不禁老泪纵横。他紧紧握着兄弟俩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你们的父亲是老革命,他为新中国流过血、洒过汗,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你们是革命后代,参军报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件事包在我身上,我一定会想办法,帮你们圆参军梦!" 饭菜掉到桌上,他不嫌脏,捡起来继续吃;自己买信封和邮票,亲自回复群众来信;从不干涉孩子的成长或职业选择,这便是开国上将钟期光的为人之道。他的儿子钟德浙曾在母亲节前夕回忆道:“父亲和母亲一直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公私分明,始终坚持不以权谋私。” 无论是子女升学、就业、加入党组织,还是职务晋升,钟期光从未给过任何特殊照顾。七个子女中,只有钟德宁在北京工作,其余都参军或下乡插队,其中有些还在北大荒扎根。随着岁月流逝,孩子们复员或考入大学后,依然选择普通工作岗位,而非借助父辈的权势。钟期光曾说:“孩子们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只要他们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就足够了。” 1976年,钟期光的儿子钟德鲁参军,1989年已经是副团职军官。就在父亲八十寿诞时,他曾央求父亲为自己晋升一事说情,希望能借父亲的影响得到提拔。钟期光愤怒地拒绝了,他毫不犹豫地对儿子说:“我是党员,我绝不会搞歪门邪道,也不允许你在我这里谋取任何不正当的利益。” 和钟期光共事过的人,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普通战士,都对他赞誉有加。作为钟期光曾经的直接上司,陈毅元帅对他的为人非常了解,尤其欣赏他的个性,他在工作中总是尽力团结同志、照顾大家的态度。 一天,钟期光正坐在吉普车上主持工作,恰巧遇到了一个排长,他因受伤未得到及时治疗,情绪非常激动,竟然上前一拳打向钟期光。钟期光虽然感到愤怒和委屈,但他并没有当场反击,而是默默忍受了这一打。 事后,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的司令员王必成得知此事,立刻决定严惩这名冲动的排长。他亲自将排长抓来,带到钟期光面前,表示要依法严处。排长感到非常自责,低头道歉,恳求钟期光的原谅。 钟期光并没有对排长的冲动行为心生怒意,看到排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的心情顿时放松了许多。钟期光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亲自解开他绑住的双手,并温和地说道:“这件事并非全是你的错,认识到错误就好,记住,以后为革命事业做出更多贡献才是最重要的。”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