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一位专家拿着放大镜,研究一幅2米高的古画。却发现画中树叶里有两个字闪

运赛过去 2024-11-15 19:23:50

1958年,一位专家拿着放大镜,研究一幅2米高的古画。却发现画中树叶里有两个字闪了一下!他以为眼花定睛一瞧,惊喜地发现两个字和草木融为一体,这可把让他乐坏了,心想几百年了,终于被我找到了? “前半生玉龙观雪,后半生故宫读画”,李霖灿自述这一生,简洁却极具意味。 李霖灿,1913年出生于河南辉县,从小便显露出非凡的艺术天赋。1938年,他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毕业,这所学校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而李霖灿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当时,抗日战争爆发,学校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合并,改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校迁往昆明,而为了节省路费,李霖灿与几位同学决定徒步穿越湘黔苗区,长途跋涉到达昆明。 在昆明,他与同道中人共同成立了“高原文艺社”,致力于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播。李霖灿的钢笔素描作品,特别是对苗族人民的生动描绘,得到了艺术界的广泛认可。当他将入滇途中所绘的苗族人物素描呈给董作宾时,董作宾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艺术气息。这一肯定为李霖灿赢得了滕固的注意,时任国立艺专校长的滕固决定拨款,派他前往云南西北部进行民族艺术的调查研究。 1958年的一天,著名画家李霖灿应朋友之邀,来到他的画室,研究一幅名为《溪山行旅图》的古画。这幅画高约2米,虽然年代久远,但画面依旧栩栩如生。李霖灿对这幅画并不陌生,他知道它的来历一直备受争议。这次,他抱着格物致知的态度,希望能有新的发现,为这幅画的作者归属提供确凿的证据。 李霖灿拿起一个放大镜,开始仔细观察画面的每一个角落。他一格一格地寻找,特别注意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如石隙、树缝、崖边等。 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李霖灿的目光扫过画面右下角的一片树叶,忽然瞥见其中好像有两个字一闪而过。他赶紧定睛细看,发现那两个字与周围的树叶草木融为一体,若不是极其仔细地观察,很难察觉。这一发现让李霖灿的心头一震,他连忙拿起放大镜,反复确认那两个字的存在。 那两个字,赫然写着"范宽"!他仔细端详,发现这个签名不仅墨色与整幅画作一致,而且"宽"字还因为绢画的缝隙而出现了变形,证明它是在创作之初就已经题上去的。这个位置也很符合宋代画家题款的习惯,常常隐于崖石树林之间,不动声色。 李霖灿的心情难以言表,他激动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两眼放光。一个惊天的发现在他面前展开:这幅传世数百年的不明真迹,终于在此时此刻,被确认出真正的作者。《溪山行旅图》,原来真的出自北宋大画家范宽之手!这个秘密,在历经数代收藏家、鉴赏家的反复研究后,终于在1958年被李霖灿发现。 李霖灿与纳西文化的缘分,可以说“一见钟情”。沈从文,作为西南联大的著名文学家和艺术评论家,听说了这群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后,主动邀请他们到家中交流。在与沈从文的交谈中,李霖灿提到了他在黔滇地区旅行时,曾见过一些苗族的精美服饰,这些服饰的色彩和纹样深深吸引了他。沈从文听后,立刻拿出了奥裔美籍学者J.F.洛克的《东巴文化研究》一书,详细介绍了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这一推荐,促使他下定决心,要亲自前往丽江,探索那片神秘的土地。 1939年6月,李霖灿终于带着对纳西文化的热情,踏上了前往丽江的旅程。最初计划的考察时间为两个月,但他在丽江的调研却远远超出了预期。在那短短的时间里,他便对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对深入探究这种文化的渴望愈发强烈。 同年11月,李霖灿再次踏上了通往丽江的旅途,这一次他并没有单独前行,而是与同为艺术才俊的李晨岚同行。在沈从文的鼓励下,李霖灿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写成了一系列的游记,详细记录了丽江的自然风光以及纳西族的风土人情。这些作品在《今日评论》上发表,虽然获得的稿费微薄,但却为他后来的研究和创作提供了支持。这些文字后来也收入了李霖灿的《神游玉龙山》和《雪山·碧湖·喇嘛寺》等散文集,成为研究纳西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我以一介书生之资,因天之时,分地之利,成人之和,看雪玉龙之外,还读画台北故宫之内,孜孜不倦,上有点滴之成就。”这是李霖灿在1995年时,年届83岁时,检点自己一生所写文章并准备编书时所写的序言。文字中,李霖灿回顾自己一生,虽只是“书生”一介,却也凭借时代的机遇和自己的努力,留下了一些足以自豪的成果。 这段序言,原本是李霖灿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月刊所写的文章和将来计划编纂的书稿而作的感言。可惜,整理好的书稿在交给出版社后失联,直到李霖灿于1999年去世,依然未能出版。幸而,李霖灿的儿子李在中,凭着对父亲遗留物的细心整理和对父亲精神的继承,最终在父亲留下的故纸堆中找到了这篇序言的底稿,以及早已编排好的目录。通过父亲的指引,他一点点将父亲的这部心血之作重新汇整,最终完成了《读画》和《艺观》两卷,终于将父亲的这一遗作呈现给世人。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