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梁思成找到中央提议:“不如把人民大会堂建在五棵松。”可就在中央考虑之时,苏联专家却急匆匆地找上门来,大叫:“不可以!” 提起人民大会堂,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我国使用频率最高的政府建筑之一,大会堂在我国人民心中一直有着崇高地位,是我国政府机关的一大代表。 可大家知道吗?古朴厚重的大会堂,其修建过程并不顺利,反而充满坎坷。 1945年,毛主席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因地方狭窄,人员容纳有限,无法容纳更多百姓参会。 毛主席沉吟许久后提到:“革命胜利后,一定要建一座万人大礼堂,让群众和领导能一起共商国家大事。” 这便是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修建人民大会堂的时间。 等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本打算修建大会堂,但由于资金有限及诸多因素,大会堂的修建计划暂时被搁置。 唯有当时负责制定新北京城市规划的梁思成,大胆提出在五棵松建立人民大会堂的设想。 不过就在中央考虑梁思成建议时,苏联顾问团却找到北京市市长万里同志,提出反对意见,建议人民大会堂建立在天安门附近。 二者的分歧让当时北京市市长万里同志十分为难,只能上报中央,请中央定夺。 与万里同志的纠结不同,中央在接到二者争议后,立马就意识到,二者并不是争人民大会堂的修建地点,而是在争北京行政中心建立的地点! 因为按照中央计划,人民大会堂将是中央官员以后办公的主要建筑,它位于哪里,哪里便是行政中心。 所以,梁思成和苏联顾问团,其实争的还是关于北京市的行政中心是在五棵松,还是在天安门! 得到中央的提点后,万里同志也明白了矛盾所在,当即召开了城市规划会议,召集二人做了相关汇报。 虽然梁思成是我国建筑方面的专家,对国家有莫大贡献,但在此次争夺中并不占优。很多与会同志都赞成苏联顾问团将天安门作为行政中心的提议,毕竟天安门附近基建完善,历史悠久,远不是五棵松能比。 所以,等到1958年正式修建人民大会堂时,天安门便成了唯一选择,梁思成提议的五棵松地点则被中央否决。 不过,虽然梁思成提议的修建地点被中央否决,但中央对梁思成在建筑设计方面的能力还是很信任的。 比如当时人民大会堂的建筑样式一共有四种,分别是“中而今”、“中而古”、“西而今”、“西而古”。其中梁思成对“西而古”持保留态度,直接指出这一版设计方案很像西洋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不像中国的风格。 周总理知道后,急忙要求工作人员把这些方案做成模型后再作比较,并多次强调:要古今中外,一切精华,皆为我用,不能全盘西化。 最终,在梁思成等人的设计下,中西结合、辉煌大气的人民大会堂修建完成,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建筑之一。直到现在,其设计也不显落后。 参考资料: 1、 人民大会堂—百科 2、 人民大会堂选址天安门秘闻:苏联人起到决定作用—中央网络电视台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不愧是名门之后,建筑大家风范。
梁的方案,其实还包括北京古城的保护了。后来拆北京城墙,就是因为地不够用,城墙限制太多。人民大会堂,据说在周总理坚持下,修得很节省,没有用多少高级材料。用的水刷石,几十年后要翻修。
梁思成的首都规划是保留二环内的北平古城风貌,在西郊重建新城以容纳国家各种机关单位
[赞][赞][赞]
当时的市长是万里吗?我得查查看
他说通州我还相信,这个五棵松是什么梗?
现在拆掉的是真的,以后重建那就是假的了。梁说的都是对的。北京城真的东西已经少得可怜了。
建国初穷的叮当响,要保护古城,就要另建新城,都是马后炮,站着说话不腰疼!
听梁大师话,北京就是保存最完美的古城,子孙后代都有这个古城资源。
带说字的直接拉黑
清城基本就是明城修了修,确实不该拆
怀念梁思成先生
说了半天,没有服务分享原因和利弊
人民大会堂确实彰显了大国风范。越悠久越经典的设计风格。
建国初穷的叮当响,保护古城,另建新城
专家和政治家考虑问题不一样
小编在说阿梁当时从政了?
啊?人民大会堂建国后建的?9我以为以前的建筑改造的,没想那么多,五棵松差点成为城市副中心[哭笑不得][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