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一些很好的初高中有1+3项目,筛选一波成绩好的孩子签署协议,从初三开始学习高中的课程,不用参加中考,但是往往会在中间的某个时间再进行考试,筛出来一批无法适应的孩子回归正常的班级。
孩子考上这样的班型,是很多父母的荣耀。
这波孩子已经是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以初三的思维能力高强度的学习难度陡增的高中知识,仍然有大部分孩子感觉到吃力。
见过一些这种班型的孩子,作业真的写到凌晨两三点,敲打着自己的脑袋,”我学不会啊学不会“。怎么办呢?孩子很难接受无法胜任的事实,也不允许自己走下高台,这列直通车,上去了就不好下来。父母也一样。于是,按照惯性,孩子痛哭流涕地要求父母找老师补课。
有些孩子甚至6门功课门门补,补课每门2个小时加作业1个小时,一个星期因为补课要额外再花掉18个小时。掰着指头算一算,也知道这些孩子还有没有除学习之外的娱乐生活。这种班型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区。
在《我在上东区做家教》也看到类似的现象,父母拼命把孩子托举到他的实际能力并不适合的高中和大学,孩子却在这样的环境中饱经煎熬。“父母希望孩子考上好学校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只是在实际行动中完全背离了帮助孩子获得良好教育的初衷。他们想要控制的是每一个环节,但整个过程又不完全在他们掌控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