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下乡,骑自行车是常态。那时候,我们经常骑着自行车到乡下去调研,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状况。记得有一次,我们与十几位老党员座谈,聊得很投机。中午时分,一位姓侯的老大爷主动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他说,村委的饭不干净,不如到他家吃得好。 侯大爷家的院子很宽敞,种满了各种蔬菜。他让老伴儿从地里割了一些新鲜的韭菜,炒了个韭菜蛋。又摘了几根豆角,裹上面糊,煎成了豆角饼。还切了些自家腌制的咸菜,摆上了桌子。侯大爷拿出了半瓶酒,说每人只喝三杯,意思一下就行。我们本来不想喝酒,但侯大爷年纪大了,执意要我们喝,说这是他入党时的传统。 我们互相看了看,最终还是端起了杯子,和侯大爷对饮了三杯。侯大爷喝了酒后,眯着眼睛笑了,说这才对得起他这把老骨头。老伴儿端来了葱花烙饼,还有菠菜疙瘩汤。汤里的菠菜是院子里种的,绿油油的。老伴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今年麦子发芽了,面有点黏,烙饼还算过得去,其他做的不行。 我们连声说好吃,好吃。吃完饭,我掏出五块钱给侯大爷,说这是规定的。侯大爷一听,脸沉了下来,说这是看不起他。我们只好作罢,临走时,侯大爷还送我们到了村口。回到机关,我们找到了侯大爷的儿子,他也在机关工作,才知道侯大爷家对我们如此热情,是因为他儿子的关系。 侯大爷年轻时,家里曾接待过八路军。那时候,侯大爷还小,给八路军做饭,不管什么吃的,八路军都吃。有一次,一个受伤的八路军还用酒当引子吃了药。这段历史让侯大爷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如今,侯大爷已经退休多年,但依然保持着当年的热情和朴实。 随着时代的变迁,干群关系也在逐渐改善。现在,政府更加注重倾听民意,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而像侯大爷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人,传递着正能量。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社会进步的力量。 侯大爷家的那些年,农村生活条件艰苦,但人们之间的情感却格外真挚。如今,农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那份质朴的人情味,依然是最珍贵的东西。每次回想起侯大爷,都会让我感到温暖,也提醒我要不忘初心,始终记得为人民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