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已无野生朱鹮,人工饲养的朱鹮也仅存于佐渡保护中心一地。当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书竹随心过去 2024-11-16 14:01:31

世界上已无野生朱鹮,人工饲养的朱鹮也仅存于佐渡保护中心一地。当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时,中国传来爆炸性消息:中国境内发现七只野生朱鹮。 黄河以南,距西安三百二十公里的陕西省洋县。三千多米的山岭绵延起伏的秦岭山脉,在它的南侧,有一座海拔一千二百米的山。年均气温十四点六摄氏度。在这里,你能看到是牛的近亲却长着山羊般胡须的秦岭羚牛,它们有金色的体毛,粗大的角先伸向两侧,再向后弯曲呈弓形;你还能看到从面部周围到腹部长满金毛的金丝猴,以及熊猫、雪豹、老虎等稀有的哺乳类、鸟类。此地因而受到中国政府的严密保护。 古时候,朱鹮在中国分布广泛,近些年来销声匿迹。从1978年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着手对朱鹮曾经栖息过的地区进行重点调查,跋涉五万公里,终于在陕西省洋县发现朱鹮。中国朱鹮得名于神父阿尔芒·戴维德。他是最早将大熊猫介绍给欧洲的人,也是1877年出版的《中国之鸟类》的作者。戴维德将朱鹮取名为“中国朱鹮”,学名是“Sinensis Ibis”,它是由拉丁语中代表中国的“Sinensis”和表示朱鹮的“Ibis”组合而成。后来,人们发现“Sinensis Ibis”和“Nipponia nippon”为同种,遂改称“朱鹮”。 原以为朱鹮已成往事的春雄,重新看到了希望。一想到在这个地球上,在自然界中还有朱鹮展翅翱翔,他便感到满足。虽然它们产自中国,但同样是“Nipponia nippon”。他对于朱鹮的血统并不介怀。 春雄甚至对中日之间的交流进行了设想。如何增殖捕到的朱鹮,是日本当前面临的课题,而对于朱鹮数已处于灭绝边缘的中国,增殖也是必经之路。假如,中国的朱鹮在自然界顺利增殖,将来能否像熊猫一样,赠予日本?在那之前,双方专家应该实现互访,开展积极的交流。在朱鹮备受全世界鸟类学者关注的今天,邻国间的交流理应得到促进。 中国方面的消息令春雄走出完全捕获的阴霾,但二十天后,他的心情再度变得沉重。 6月13日,在完全捕获的五个月之后,五只朱鹮的性别判定结果出炉:仅小绿为雄性,其余皆为雌性。朱鹮必须要捕获之后才能判断性别,这一结果实属无奈。得知仅一只雄性这一消息,不仅参与捕获的人员,春雄等期盼朱鹮增殖的人们都担心小绿的负担过大。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