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江湾是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那么,篁岭就是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像周杰伦的《二节棍》。 跳动的景色,跳动的人群,跳动的心情。 这是我们到了第四站--篁岭山脚下的初始感觉。 --------- 乘坐索道上山,放眼望去,一层一层的梯田,庄稼,蔬菜,不知谁放了野火,火苗卷着枯黄的秋草,烧出一片烟气,同行的伙伴拿出手机,却发现已在身后形成很大的坡度。 大家相视一笑,指指山上,那里有更美的景色。 跟着导游站在篁岭游览图前,发现整个景区形成一个大大的闭环,无论你从哪条路线上山,最终都能原路返回。 导游指着目前的位置,并突出需要游览的几个重点景区,给了我们三个小时自由活动时间。 不过,导游马上反悔,她认为,还是她带着大家一起走比较安全,因为跟在我们后边,一拨一拨的游人紧跟着上得山来。 群山环抱,一望无际。 如果在春天,这里便是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黄的是花,绿的是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这便是网红了多少年的婺源油菜花。 不过,现在没有。 依山而建的,是层峦起伏的一排排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高低错落,在蓝天白云之下,掩映在树丛之中。她们好似害羞的姑娘,正打开窗子,迎接来自远方的客人。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一个书院,名字没记住,里面的陈设是古私墅的摆放,并无多少惊奇之处,但有一处,倒是第一次遇到,即烧纸洞,古代学生写完字,不准带走,写字的纸也不准用作他途,更不能踩在脚下,而要由先生统一放入烧纸洞中烧毁,以示对文化的尊敬。我是第一次听说,可能有点孤陋寡闻了。 接下来向山上爬升的路中,再次遇到一队穿着统一校服的学生,过去叫秋游,现在叫研学,看来教育部门加大了让学生见世面的力度,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方向。 本来狭窄的通道,因为上下人流的交汇,显得更加拥挤,周围商贩面无表情地盯着我们,催促我们加快脚步,但总有一些喜欢拍照的手机,阻隔着人流前进的步伐,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旅游线路人人平等”吧。 这里,只有开心与否,没有对错与否。 接连又走了两个景点之后,大家都有了歇一歇的念头。 虽是立冬之后,但景区最高温度达到24度,阳光直射下来,不是暖,而是热,多亏上山之前把冲锋衣扔车上了。 几个烟枪早已按捺不住掏出烟火,导游适时递来打火机,上索道的时候不是都收了吗?我怀疑他们早就串通好了,但还是从几个烟枪脸上读到了千恩万谢。 顾总适时买来矿泉水,我们几个不抽烟的每人分到了一瓶,是网上曾经炒得很热,让大家都不要买的那个牌子。处在山上,解渴才是第一要务,喝吧。 抽饱喝足,我们来到一户秀才人家。 进门是一个很大的园子,墙边是一个水池,呈半圆型。导游说,为人处世不可太满,一半就好。 谦受益,满招损。 物极必反,物壮则老。 我们丹阳也有一句方言,一半一半,感情不断。 客厅正中,摆放一张八仙桌,后墙上挂着一幅字,一幅画,正是书香人家。 上得楼来,主人卧室边上有一个走廊,打开窗子,周边美景一览无余,一队一队的人带了相机,拿了手机等在那里拍照,导游说,可以先去小姐的闺房里看看, 我认为,这次选的导游其貌不扬,却是冰雪聪明,我一直听着她的现场指挥。 秀才家小姐的闺房分三块,床,书桌和古筝。 床是睡觉的地方,本无稀罕之处。古筝是女孩子玩的乐器,我不懂,但我家女儿在小学毕业时就通过了十级考试,我估摸着秀才家小姐应该是个小巧玲珑之人,看了书桌上的书法作品,我更加肯定 了自己的猜测,那是一手好的正楷字,如果能穿越过去看看,该是一位端端正正的女子。可惜我们没有这个福气,能亲眼所见。 玻璃栈道是很多景区都有的保留项目,对于我这样的无畏战士而言,就是一个景点,走走而已,但对于恐高,心理障碍人士,便是一个挑战,甚至有点釜底抽薪的味道。我们多少次亲眼看到,抖音刷到,那是一个真实的场景,我无意小瞧了人家,但为景区的创意喝彩。 回程途中,我们经过怪屋,进门便是搞怪摄影,只露出一个头,可以做出各种奇形怪状的模样,原来下半身处用玻璃挡住了,感叹设计者的巧夺天工,但终非我们这帮老头子玩的玩意了。再进去,一帮子年轻人在倾斜的条木上做着各种造型,算了吧,我退出,我们同行的也跟着退出了。 再往下,便到了水街。这是导游关照我们的最后一站,结束后便可踏入归途。 一个巨型的水车,是水街的标志性建筑,但奇特之处却在旁边的土屋,半截的,就像一个人,只有上半身,却不会往下掉,同伴中有人提议去摸一下,或言称是泡沫的,我站着不动,因为我发现,有一个美女正使用手机,正对着半截小屋,帮另外一个美女全方位无死角拍照,那兰花指就叫一个灵活,被拍的美女翻转腾挪,摆出各种造型,人家也是来一趟,我们甚至连照张相都要有别人的鼓励才行。 好在有顾总在,他会抓住一切机会,偷拍美女,并提供给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算有缘吧。 又到字数了。
如果江湾是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那么,篁岭就是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像周杰伦的《二节
靖易谈文化
2024-11-16 15:07: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