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人口不到300万,其中女性比例超过51%。为改善女多男少的局面,媒体提出“一夫多妻”制度。 为什么蒙古会出现女多男少的现象? 首先是蒙古国的酗酒文化。蒙古的酗酒风气深受俄罗斯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全盘俄罗斯化”的后果之一。 我们知道,俄罗斯人爱喝伏特加,这股风潮也席卷了蒙古。蒙古男人从年轻时起就养成了嗜酒的习惯,不喝醉不罢休。 长此以往,酒精对身体的损害可想而知,很多男人因酗酒早逝或者丧失劳动能力,这直接导致了男性人口比例的下降。 除此之外,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也是原因之一。 在蒙古的牧区,年轻男性普遍外出务工或者迁移到城市寻求发展,留下了大量的女性在农村维持家庭和农牧业。 这些留守的女性,往往是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生活独立、工作辛苦,渐渐形成了“女多男少”的局面。 根据统计数据,蒙古国约有290万(2008年数据)人口,其中女性比例超过51%。 这个比例在东亚地区都不多见,尤其是在牧区,这种失衡现象更加明显。 女多男少的现象下,自然就导致了蒙古国的“剩女”多,或者是单亲母亲增多。 根据统计,蒙古国约有6万个单亲家庭,其中大部分是单身母亲。这些女性,有的未婚生子,有的即便结了婚,也没有登记结婚手续。 在蒙古社会中,不结婚生孩子并不被视为特别的事情。一个年轻女性,可以在娘家生孩子,没人会对她指指点点。 这种社会观念,使得女性更加倾向于单身独立。很多女性宁可单身,也不愿意找个酗酒的丈夫来拖累自己。 这样的婚姻市场,自然就形成了“剩女”多。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单亲母亲家庭数量的增加。 面对这种严重的性别失衡,蒙古社会内部也开始讨论一些“非常规”的解决办法。 几年前,有媒体报道,一些人提议实行“一夫多妻制”,认为这样可以缓解女多男少的压力,还能减少单亲母亲的数量。 这个提议一出,立刻在蒙古国内引起了激烈讨论。支持者认为,实行“一夫多妻制”,可以让更多的女性找到家庭归属,特别是在牧区,能够减少因近亲繁殖带来的社会问题。 牧区居民大量向城市迁移,留下了很多妇女和儿童。同父异母的孩子们彼此之间不认识,长大后甚至可能结婚生子,导致近亲繁殖的风险增加。 但反对者却认为,这样的制度只会加剧社会不平等。 蒙古国内的贫富差距本来就很大,如果允许“一夫多妻”,富人可以多娶几个老婆,而穷人连一个都娶不到,这势必会激化社会矛盾,破坏家庭和谐。 反对者还指出,这种制度在现代社会根本无法实施,会让蒙古社会倒退回封建时期。 蒙古国的性别失衡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婚姻市场的问题,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结构和未来人口发展。 不过,蒙古政府和社会各界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近年来,蒙古开始推广一些旨在改善性别失衡的政策。 但是,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 参考信源:邻国探秘:蒙古国女人“剩女”多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