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便宜没够了?”11月11日,女子坐顺风车,司机把她送到目的地后,女子却说还得往前开开。司机又往前面开了一段路程,让女子下车,女子却说这里离自己要去的地方还有100多米,还需要一分钟。司机一看导航,如果自己开车送女子过去,还得绕路10多分钟,但是女子走小路就很快,他让女子下车步行,可女子不愿意,说什么都不肯下车。 (信息来源:星视频2024-11-11《女子叫顺风车弄错目的地,司机免费送她走一段路仍不肯下车,司机 态度恶劣 多一毫米也不会送她》) 多走一点是帮人的情分,但不是司机的本分。这个人怎么占便宜还没够了?这起事件,起初就像无数个普通的顺风车订单一样,平平无奇。 陈峻开车去接了个女乘客。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像个机器一样然而,当车辆抵达导航显示的目的地时,平静的湖面泛起了涟漪。 那个女的没下车,让陈峻继续往前开。导航指的路不对,她还得走一段陈峻出于服务考虑,同意了这个看似合理的请求。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女乘客的要求越来越过分,她一直让陈峻更靠前。一次又一次,陈峻的耐心被消磨。 最终,他决定查看导航,却发现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实:如果继续按照女乘客的要求行驶,需要绕路10多分钟,而这段距离步行只需几分钟。 陈峻告诉那位女士情况,让她下车走走。然而,女乘客的态度却急转直下,变得强硬起来。她拒绝下车,并以投诉相威胁。 陈峻试图解释,但无济于事。双方僵持不下,气氛剑拔弩张。这100米的距离,成了横亘在司机和乘客之间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起事件的核心矛盾在于双方对“目的地”的理解存在偏差。陈峻只要把货送到导航显示的地址就行了,合同上的目的地也是那儿,所以他完成任务了。 而对女乘客来说,她心中“真正”的目的地是导航最终指向的地点,即使需要司机额外绕路。这种认知差异,也延伸到了对服务范围的理解上。 女乘客认为,司机有义务将她送到她想去的地方,而陈峻则认为,顺风车服务有其明确的界限,不能无限延伸。他们俩根本就说不拢。 更深层次的矛盾在于,双方对合理诉求的界定不同。女乘客认为自己的要求理所当然,而陈峻则认为这是无理取闹,甚至带有“薅羊毛”的嫌疑。 搭乘顺风车,其实就是签了个简单的运输协议。司机负责把乘客送到约定的地方,但不用事事都听乘客的。运东西或送人,从这儿到那儿,这就是运输合同。 乘客到了目的地,就算完成服务了。需要额外服务的乘客,请提前和司机沟通,可能会加钱。陈峻把乘客送到导航显示的地点,活儿就干完了。 这位女乘客后来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合同里没写这些。陈峻可以拒绝,乘客用投诉威胁是不对的。更重要的是,女乘客拒绝下车,阻碍陈峻继续运营,已经侵犯了陈峻的合法权益。如果你的行为过失导致他人受损,你就要负责任。 陈峻可以向女乘客索赔。此外,如果女乘客在拒绝下车的过程中,伴有辱骂、恐吓等行为,则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面临行政处罚。 这起事件并非个例,它反映了共享经济时代,乘客和司机之间普遍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让出行更顺畅,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坐车要体谅司机,别提过分要求。 在使用顺风车服务时,应仔细核对地址,避免出现类似的纠纷。要清楚顺风车是做什么的,别提不合理的要求。 司机要做好本职工作,也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乘客提出额外需求时,应积极沟通,解释清楚顺风车服务的范围和限制。 对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