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的遗憾:过度培养却造就“留守”子女,亲情渐行渐远 父母教育的反思:过度“留守”安排或成子女成长绊脚石 在清代文献《扶风传信录》中,描述了仲仙北征而伯叔留守故居的情景,这与现代许多家庭的状况不谋而合。一部分儿女在外闯荡,一部分则留在家乡,看似分工明确,实则隐藏着父母教育的深层问题。 在闭塞的乡村,留守的成年人常被视为“软弱无能”。这一观念在70后、80后的记忆中尤为深刻。我,作为一个70后,出生在罗霄山脉的腹地,深知那种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和对家乡的依恋。那些年,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孩子们也前往城市求学,留下的是年迈的老人和一片寂静的田野。 然而,当父母强行将儿女留在身边时,这往往成为了一种道德绑架。我的一个亲戚,有儿有女,家境殷实,承包了上百亩稻田。儿子被鼓励远走高飞,多攒钱;而女儿则被要求留在本省,考公务员或事业编。这种明显的性别偏见,让女儿倍感压抑,最终爆发。父母的安排,虽然看似合理,实则是对女儿未来的束缚,是对她梦想的扼杀。 父母的自私,往往以“为儿女好”为借口,实则困住了儿女的余生。他们希望儿女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却忽略了儿女也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如果生下儿女只是为了给自己养老送终,那么这种爱就变成了枷锁,束缚了儿女的自由。 作家纪伯伦曾写道:“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但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父母应该尊重儿女的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儿女就像一支射出的箭,父母应该尽力弯曲自己,使箭飞得又快又远,而不是试图将箭拉回自己的身边。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留守都是错误的。在一些经济条件好、有长久产业的地方,留守或许是儿女的一个好选择。但关键是,这个选择应该是儿女自愿的,而不是被父母强行安排的。如果儿女在外打拼多年后,愿意回到家乡发展,这是符合他们天性和人生规律的。 父母和儿女之间,应该是一种彼此尊重、彼此成就的关系。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儿女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而儿女也要理解父母的苦心,尽力去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但这种回报,不应该是被束缚在父母身边的“留守”,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 “削足适鞋”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而改变自己。同样,父母也不应该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束缚儿女的未来。真正的爱,是给予儿女自由,让他们在自己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父母应该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目送儿女逐渐消失在远方的小路上,用背影默默告诉他们:不必追。因为儿女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天空和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