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江苏一男子胸痛去看病,医生说他病情危重,建议转院,写了一张纸条,让他去找西院区的专家,不料,救护车却将男子错送到医院东区,东院区医生也没请西院区的医生会诊,结果耽误8小时,错过救治时机,半个月后男子死亡,男子家属将2家医院告到法院,法院这样判了。 2023年4月的一天早晨,江苏泰州的许先生像往常一样准备去上班。然而,刚出家门不久,他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呼吸困难,便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救护车很快赶到,将许先生送往附近的泰州某医院。急诊室的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许先生的病情相当严重,疑似急性心肌梗塞。考虑到医院设备有限,无法提供最佳治疗,医生当机立断建议许先生转院。 为了确保许先生能得到最好的治疗,医生特意写了一张纸条,上面详细记录了许先生的病情和建议转诊的西院区心内科专家的联系方式。医生叮嘱救护车司机,一定要将许先生送到西院区就诊。 然而,命运弄人。也许是由于沟通不畅,或是救护车司机一时疏忽,竟然将许先生送到了医院的东院区。 东院区的医护人员接诊后,按照常规流程对许先生进行了初步检查和治疗。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心内科设备和人才,他们并未意识到许先生病情的严重性。更糟糕的是,他们也没有注意到许先生随身携带的转诊纸条,更没有想到联系西院区的专家会诊。 就这样,宝贵的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许先生的病情在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持续恶化。家属焦急万分,不断询问医生病情进展,但得到的回答总是模棱两可。 直到8小时后,一位经验丰富的护士在整理许先生的随身物品时,发现了那张被忽视的纸条。她立即向上级汇报,医院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然而,此时再将许先生转送至西院区,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机。 西院区的心内科专家接诊后,立即组织了最高级别的抢救。然而,由于延误治疗时间过长,许先生的心肌已经遭受了不可逆的损伤。尽管医护人员竭尽全力,许先生的病情仍持续恶化。最终,在入院半个月后,许先生不幸离世,留下了悲痛欲绝的家人。 许先生的突然离世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妻子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年幼的孩子失去了父爱,年迈的父母失去了精神支柱。在悲痛之余,家属开始追究这场悲剧的责任。 经过深思熟虑,许先生的家属决定将两家医院告上法庭。他们认为,如果不是救护车的错误转送和东院区的疏忽大意,许先生本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案件很快进入司法程序。法院经过缜密调查和专家鉴定,最终得出结论:这起医疗事故的确存在多方责任。 首先,泰州某医院作为第一家接诊医院,虽然及时发现了许先生的病情并建议转院,但在交接过程中存在重大疏漏。救护车将病人送错科室,这种低级错误本不应该发生。因此,法院判定泰州某医院承担40%的赔偿责任。 其次,扬州某医院东院区在接诊过程中也存在明显过失。作为一家大型综合医院,他们本应该有更完善的接诊流程和更专业的医疗水平。然而,他们既没有认真查看病人随身携带的文件,也没有主动联系西院区会诊,导致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考虑到这些因素,法院判定扬州某医院承担20%的赔偿责任。 最后,考虑到许先生本人的基础病情和其他不可控因素,法院认定还有40%的责任不应由医院承担。 在综合考虑许先生的年龄、收入水平、家庭情况等因素后,法院最终判决两家医院共同赔偿许先生家属101万余元。这笔赔偿金虽然无法弥补家人的失去,但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这起案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人认为,这个悲剧暴露出了我国医疗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医院内部沟通不畅、急诊转诊流程不完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 有专家指出,医院应该建立更严格的患者交接制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同时,医院各科室之间应该加强协作,建立快速会诊机制,以应对紧急情况。 此外,这个案例也提醒了普通民众,在就医过程中要保持警惕,积极与医生沟通,及时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如果发现问题,要勇于提出质疑和建议。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这个案例无疑是一记警钟。它提醒医院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真正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