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一名国际名牌大学生向曹德旺求职,40多岁的曹德旺却说:“你先去闷热的

沙僧说事 2024-11-17 11:26:06

1990年,一名国际名牌大学生向曹德旺求职,40多岁的曹德旺却说:“你先去闷热的锅炉车间拉板车吧!”结果,这板车一拉就是7年!

1990年,一个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高材生,居然被要求去锅炉车间拉板车?听起来像是荒诞小说,但这件事却实实在在发生在福耀玻璃。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位名叫陈居里的大学生,真的在这个闷热的环境里坚持了整整七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精英毕业生甘心做最底层的工作?他的选择又有何意义?

1990年,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作为中国最早创办的汽车玻璃企业之一,福耀玻璃当时虽然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但依然面对技术落后和人才匮乏的难题。

而陈居里,这位毕业于顶尖高校的年轻人,却选择了这个并不起眼的民营企业。

陈居里的选择并非随意。他看到了福耀玻璃“成为汽车玻璃行业典范”的发展愿景,也对曹德旺的创业故事充满钦佩。

曹德旺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工起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工厂发展为全国知名企业。

他强调实干精神,相信人才需要从实践中成长,而非单纯依靠学历。这种务实的理念吸引了陈居里,他毅然递交了自己的求职简历。

面对这位国际名牌大学生,曹德旺并没有立即给予重用,反而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去锅炉车间拉板车。”

锅炉车间一年四季高温,环境艰苦,工作单调而繁重。许多人对此感到不解,这难道不是一种浪费人才的行为吗?

但曹德旺有自己的考量。他认为,一个人是否真正有能力,不仅要看知识水平,更要看其是否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扎根基层的韧性。

而陈居里并没有因此退缩,他选择接受这项挑战。或许在他心里,这是一种对福耀企业文化的认同,更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试炼。

锅炉车间的日子,远比想象中艰难。车间温度常年高达60摄氏度,拉板车需要用手推动上百斤重的玻璃原料,每一趟下来,汗水都会湿透衣服。

更糟糕的是,陈居里的大学生身份让他成了同事排挤的对象。最脏最累的活都推给他,有时甚至要为别人的失误“背黑锅”。

这段时间里,陈居里并非没有过动摇。但他坚信,这是一次机会,也是对自己的磨练。他从不抱怨,也从不辩解,而是默默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他相信,曹德旺会看清他的努力。而正是这份沉稳和坚韧,为他的未来铺平了道路。

曹德旺一直提倡实干精神和从基层锻炼人才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企业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技术和资本,更需要一支能够吃苦耐劳、扎根基层的员工队伍。

他认为,学历只能代表一个人的起点,而真正的能力则需要在实践中锻炼。

福耀玻璃的发展历程,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从乡镇企业起步,曹德旺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改善生产工艺和推动技术创新,将福耀打造为中国汽车玻璃的龙头企业。

在此过程中,他始终强调团队建设,注重从基层选拔和培养人才。

七年后,陈居里的坚持终于得到了曹德旺的认可。他被调入销售部门,很快展现出过人的能力。不久之后,他又被派往香港负责进出口业务。

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中,陈居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语言优势,为福耀打开了新局面。

1999年,陈居里被任命为福耀集团副总裁,主管海外维修市场销售。

他不仅是福耀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执行者,也是曹德旺最信任的助手之一。他的成长路径,正是福耀玻璃企业文化的最佳注脚。

福耀玻璃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还通过并购和建厂扩展至全球市场。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东南亚,福耀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曹德旺展现了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多次带领福耀成功应对挑战,例如通过诉讼打赢美国反倾销官司,为中国企业赢得了尊重。

与此同时,曹德旺也始终关注社会责任。他不仅个人累计捐款数百亿元,还创办了福耀科技大学,致力于解决中国制造业人才断档的问题。

曹德旺相信,一个企业家的成功不仅体现在财富积累上,更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

或许很多人会问,一个国际名牌大学生为何愿意拉板车?答案其实很简单——他看重的是一个平台,一个能够让他真正成长、实现梦想的地方。

这样的选择,值得每一个年轻人深思。

0 阅读:133
评论列表
  • 2024-11-17 19:23

    福耀科技大学可能要流产了

  • 2024-11-17 14:01

    瞎编乱造,90年代,北航毕业,拉板车七年? 曹旺早就被骂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