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女人愿意嫁给我!”1994年开始,一男子与母亲同住一个卧室29年,当别人

晶晶评情 2024-11-17 13:46:14

“没有女人愿意嫁给我! ”1994年开始,一男子与母亲同住一个卧室29年,当别人问起原因时,他却理直气壮地回答离不开母亲,但当人们看到男子和母亲的床铺时,彻底泪崩了...... 信源:环球网 “只要我活着,就不会放弃我的母亲!”这是50岁男子曹加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他本该可以成家,有老婆有孩子,却把人生最黄金的28年“困”在一张床上,一张和他老母亲于粉英的“母子床”上。这背后,只有沉甸甸的现实,和一个让人窒息的字眼:孝。 1996年的一天,曹加齐和自己的父母正在家里吃中午饭,突然,45岁的母亲于粉英手拿着筷子一直抖个不停,也控制不住自己,她询问儿子这究竟是为什么?自己怎么会这样? 曹加齐看到母亲这样也给不出解释,只能连忙带母亲前往医院治疗,然而,无论他们去了多少家医院,换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帕金森病” 这个病,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但很少有人患上这种病,更不知道它的残酷性。帕金森就像一个潜伏的魔鬼,慢慢蚕食患者的神经系统,最终剥夺他们的行动和语言能力。 当他们去医院检查后,医生的一句“只能尽量舒缓”,一下子击碎了全家的希望。更让人感到心酸的是,母亲被查出病后,父亲也因脑溢血离开了人世,从此母亲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曹加齐身上。 为了挣钱养家,为了给母亲治病,曹加齐接手了父亲留下的烧烤摊,他早上天没亮就开始摆摊,先是摆桌子,紧接着打着灯,揉面、擀面、烙饼,一天的忙碌从天还没亮就开始了。白天在烟熏火燎的摊位前挥汗如雨,晚上回到逼仄的出租屋,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 不足10平米的房子里,有两张床,一个是母亲的,一个是曹加齐的,他为了能够及时照顾母亲,特意打造了一张“母子床”:母亲的床靠近窗户,装有护栏;他的床紧挨着,方便随时照应。 28年来,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母亲的任何动静都能让他立刻惊醒。每天的吃喝拉撒,在旁人看来没有什么难事,但于粉英来说都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曹加齐就是全家的顶梁柱,他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照顾母亲,给母亲做饭,一口一口喂进嘴里,给她穿衣服。晚上,还要负责照顾母亲起夜,喝水。 28年,曹加齐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移动的护理站”。他不是没有想过结婚,想过拥有自己的家庭。但他没有选择的机会,只要相亲对象一听他要照顾病重的母亲,往往连面都不见就拒绝了。 “谁愿意嫁给一个拖油瓶?”亲戚朋友也劝他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但曹加齐狠不下这个心。他忘不了母亲年轻时的辛劳,更放不下对母亲的承诺。他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一条几乎没有尽头的路。 为了母亲的医药费,家里面的钱基本上全部花光,曹加齐每天想的都是要怎样多赚钱,怎么能治母亲的病,让病情不再恶化。 后来,亲戚借给他一辆旧面包车,这辆车成了他和母亲的“第二个家”。每天只要自己外出挣钱的时候,他都会把母亲带上,母亲坐在车里等他,曹加齐就在外面打烧饼挣钱。只要察觉到母亲不舒服,他都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先照顾母亲。 他的故事,渐渐在小县城里传开。有人称赞他的孝心,也有人质疑他的选择。但他不在乎外界的评价,他只想尽自己所能,让母亲在有限的生命里,过得舒服一点,安心一点。 在曹加齐看来:百善孝为先,是母亲生育了自己,自己就是母亲的依靠,就要尽做儿子的责任,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良心。否则,自己就枉为人了。 曹加齐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感人的“孝子”故事,更是现代社会养老困境的一个缩影。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像曹加齐这样的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他们承担着巨大的养老压力。高昂的医疗费用、沉重的照护负担,让他们身心俱疲。 曹加齐的选择,令人敬佩,但也令人心酸。他把28年的时间花在照顾母亲身上,忽略了自己的需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被“孝”困住,也失去了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 他的故事也让人们反思:因孝顺父母而累垮自己,到底值不值得? 其实,作为儿女,在父母需要人来照顾时候,我们责无旁贷,没有什么拖不拖累,也没有什么累垮不累垮,只要他们有需要,我们就应当竭尽所能、倾其所有。 毕竟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从小养育我们,我们就应该让那句“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成为现实行动,而不是一句空话!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