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不婚不育不买房买车的生活 知乎万赞回答:不结婚不生娃不买房,到了晚年一定会很痛苦吗?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
“想结婚的就去结婚,不想结婚的就别结婚,反正……你们到最后都会后悔。”
多么黑色幽默的一句话啊。
超过25岁之后,仍然在恋爱婚姻方面毫无建树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逃不过父母催婚的梦魇。
即便你紧赶慢赶地结了婚,有了伴侣,但如果28岁之前还没生娃,迎接你的将是更为猛烈的催生。
催婚和催生,是这届中国父母的退休生活里最艰巨的课题。
或许他们也会觉得奇怪:
我们那时候,长辈无需对子女们催婚催生,大家都麻麻利利的,该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了,每个人都按部就班的生活着,
怎么到了九零后这一届子女,那套习以为常的人生路径就行不通了呢?
面对父母的催促,九零后子女们还会犟嘴:
“不要教我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我有我的活法,我就是不想结婚,不想生娃。”
父母们听了这话,99%以上的反应都是:
“不结婚,不生娃,等你老了怎么办?谁管你?你病了谁带你去看病?你老了动不了谁照顾你?”
九零后们只会耸耸肩,做无所谓状。
Z乎上有个热度很高的问题: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像父母那代人那样热衷于结婚生娃了呢?”
有如下三个原因。
一,年轻人对结婚生娃兴趣不高,不只是因为房I价
有人说,年轻人不愿结婚,不愿生娃,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生活成本太高啦,养活自己都费劲,更何况要养家,养娃呢。
但这种理由经不起推敲。
现在有大把的年轻人,月薪两万、三万甚至更多,这个收入,是买不起房,还是养不起娃?都说不通,如果他们想,就一定能支付得起这些开销。
但他们没有这么做,就说明,钱,不是阻碍年轻人结婚养娃的根本原因,钱可能很重要,但缺钱不是唯一的理由。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人,面前的人生选择变多了。
九十年代国门打开,新事物,新观念,新想法,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思维方式,让很多九零后从小就接触了多种多样的人生选择。
相比于闭塞年代长大的六零后父母,九零后们可谓是“小刀拉屁I股——开了眼了”。
父母那一代,长到二十岁之后,除了进厂、干活、结婚、生娃、买菜、做饭之外没有别的人生选择。
但他们的孩子不是。
他们的孩子通过网络,接触了广阔的世界,人物,以及三观。
有太多太多,比结婚生子更有趣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
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人生最好的三、四十年,禁锢于这唯一的一个【看上去没啥意思,貌似还让人很疲惫】的人生选择呢?
就为了“老了以后有人照顾”?
好吧,就算“老了之后需要照顾”是一个现实的命题,一定会发生。
可是,你又如何确定四十年后是怎样的世界呢,四十年前,你想象过世界会是今天的样子吗?
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所以,比起从二十岁就开始为了七十岁的生活而烦恼,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专注于当下,把自己最好的年华过得明明白白。
至于未来——不差这几天了,等未来到来的时候,再操心也不迟。
二,结婚生娃这件事,对现代人来说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
我公司一位月薪两万的九零后程序员同事,对这笔“买卖”进行过异常冷酷的计算。
“我现在月薪两万,基本的衣食住行,五千就可搞定。剩下的一万五,都是我的可支配财产。”
“一万五,我不管拿来做什么,都绰绰有余,我可以每天过得很富足,很快乐,很有面子。”
“但如果我打算结婚,那就必须买房,首先就要拿出八千去还房贷。”
“还剩下一万二,家庭开销至少要六七千,剩下的还要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我还剩下什么?”
“这种【我辛苦挣钱,到头来什么都不剩】的日子,我要过三十年?四十年?直到我辛苦养大的孩子上大学找到工作,我才能解脱?”
“还是算了吧。我单身,我有钱,我快乐。”
你看,抛开什么感情要素,结婚生娃,这件事,看起来真的好不“划算”啊。
三,不管你做什么选择,都不可能完美
正如本文开头,作家萧伯纳所说:
“结婚or不结婚,不论你做什么选择都会后悔。”
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
任何一个选择都不是完美的。
结婚,有婚姻的烦恼。生娃,有养育的烦恼。
不婚不育,同样也有孤独的烦恼。
没有任何选择是完美无缺的、非黑即白的,每个人做出的每个选择,都游荡在有喜有悲的模糊分界。
而人生没有预演,只有实况直播。
你选择了一个生活方式,注定就要另外的生活方式无缘。
所以,最重要的并非去纠结,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好的、什么样的是坏的,而是:
勇敢做出自己的选择,承担选择的后果,并且尽力让这个选择变得正确。
讨论
你觉得人一辈子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老了之后一定会痛苦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