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2月18日,位于重庆军统电讯处突然截获了十几份密电,均是从重庆发往驻汉口日军的,这么多份情报似乎在预示着什么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不料预感成真,半小时后,重庆上空突然出现9架日军飞机向地面投射炸弹。 1938年的山城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更是成为了日军眼中的钉,肉中的刺。二月的寒风带着刺骨的凉意,却也吹不散这座城市内弥漫的紧张气氛。 2月18日,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照在了位于重庆核心地带的军统电讯处。这里是情报汇聚的中心,每一份电报都可能牵动着战局的走向。然而,就在这一天的上午,一场意想不到的危机悄然逼近。 “嘀嗒,嘀嗒……”电讯室内,老旧的电报机不停地响着,密码员们正埋头于复杂的字符间,试图从中捕捉敌方的蛛丝马迹。突然,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宁静,一份加密电报被紧急送到了负责人李峰的桌上。 “这又是哪来的?”李峰皱起眉头,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他迅速扫了一眼电报来源——重庆,目的地却是汉口日军司令部。这怎么可能?难道是自己人出了问题? 随着更多的电报被截获,李峰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误会。这些电报内容古怪,似乎隐藏着某种未知的信息,而且数量之多,前所未有。他立刻召集了所有骨干,准备集思广益,解开这个谜团。 “大家看看,这些电报有什么共同点?”李峰将电报分发给大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疑惑。 “都是从重庆发出的,但内容杂乱无章,倒像是故意的。”一位年轻的密码员首先发言。 “对,而且时间间隔很短,似乎是在传递某种紧急信号。”另一位补充道。 李峰点了点头,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不管是什么,我们必须尽快破译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军统电讯处内气氛凝重。就在大家紧锣密鼓地工作时,突然有人惊呼:“快看,天上那是什么?” 众人抬头望向窗外,只见九架日军飞机如乌云般压顶而来,投下的炸弹瞬间将城市的宁静撕得粉碎。爆炸声、哭喊声交织在一起,重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该死的,预感成真了!”李峰一拳砸在桌子上,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他知道,这些密电一定与这场空袭有关,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空袭过后,军统电讯处并没有沉浸在悲伤之中,而是更加坚定了破译密电的决心。他们意识到,只有掌握了敌方的情报,才能有效地保护这座城市和人民。为了尽快破译这些密电,军统局决定求助于外部专家。 在这个关键时刻,驻美大使馆的年轻副武官肖勃向军统局推荐了密码破译专家赫伯特·雅德利。雅德利以其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经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当军统局向他发出邀请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 雅德利抵达重庆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先是仔细研究了那些难以破译的密电,然后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逐渐找到了其中的规律。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他终于成功破译了部分密电内容。 “这些电报确实是日军的行动计划,他们计划在近期对重庆进行多次空袭。”雅德利沉声道,“而且,他们还通过潜伏在重庆的间谍传递情报。” 听到这个消息,军统局的所有人都震惊了。他们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预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敌人的真实阴谋。 在掌握了敌人的情报后,军统局迅速采取了行动。他们一方面加强了重庆的防空力量,另一方面则开始着手清除潜伏在城内的日本间谍。在雅德利的协助下,他们成功地锁定了几个重要目标,并逐一将其清除。 与此同时,军统局还利用破译的情报对日军的空袭进行了有效的预警和干扰。虽然无法完全阻止空袭的发生,但大大减少了损失和伤亡。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军统电讯处的密码员们和雅德利一起并肩作战,用智慧和勇气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宁。雅德利的到来和成功破译密电标志着中国电讯密码破译技术的重大突破。 他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中国电讯密码破译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会被所有人记住,但他们的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1938年2月18日的这场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它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启示却永远不会消失,它让我们看到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国际合作的力量。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正是有了像军统电讯处和雅德利这样的人和机构的存在,我们才能够在逆境中顽强抗争并取得最终的胜利。